第(2/3)页 还得跟父皇说一声,只有父皇答应了才好办。 “是!”王韶应道。 赵兴又和王韶聊了一阵,才让他回去等待消息。 不得不说王韶军事理论非常扎实。 他也跟顾偃开学过几年兵法,虽然也停在纸上谈兵,但是两世为人,一些见识还是有的。 王韶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他听了以后,都感觉受益良多。 ………… 下午,赵兴正在批阅扎子,内侍前来禀报,盛维求见。 “让他进来吧。” 赵兴伸了伸懒腰,揉了揉眼睛。 “臣拜见殿下!” 不一会,盛维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抱着木盒的太监。 “免礼。”赵兴摆手道:“看来你是给孤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啊。” “殿下神机妙算,火窑的工匠花费数年时间,终于把殿下要求的透明琉璃烧制出来了。”盛维说道。 “哦?”赵兴闻言一喜,说道:“快拿给孤瞧瞧。” 两个捧着木盒的太监连忙上前,把木盒放在桌案上,打开了盖子。 小心的取出了里面的东西。 赵兴拿起一个玻璃茶盏,仔细的打量了一阵。 比起后世的玻璃肯定差远了,细看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气泡。 不过以古代的条件能做成这样已经非常难得了。 就这还是赵兴把烧纸玻璃的大致方法给了盛维后,工匠们花了数年时间才研究烧制出来。 其实玻璃的观赏性不如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且层次丰富,能够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琉璃比玻璃更有观赏性。 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 琉璃早就出现了,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东西。 但是这种透明玻璃却是第一次出现。 烧制一些器具摆件,肯定会受到追捧。 而且有了玻璃就能制作镜子。 古代用的都是铜镜,顶级工匠制作的铜镜,还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比起玻璃镜还是差一截。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的材料根本不值钱。 不像酒那样,要消耗大量粮食,这也是赵兴只少量的卖给辽国,并没有大量出售的原因。 但是玻璃制品不同,不仅能在大宋境内和辽夏出售,甚至还能远销海外。 别忘了,宋朝海上贸易可是非常发达的。 “你做的很不错。”赵兴放下茶盏,看向神情憔悴的盛维,说道:“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了。” “多谢殿下关心。” 盛维神情憔悴,其实是因为家事,但是这些他又不好跟赵兴说。 “既然已经烧制出来了,让工匠开始大批量烧制吧,另外,孤之前说的镜子,也可以试着制作了。再有数月就是母后的寿辰了,到时候孤要拿镜子作为母后的寿礼。”赵兴说道。 “臣已经安排工匠们做了。”盛维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