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官场之中,送礼成风,更别说彭清忠担任的还多是肥差。 哪怕他不贪,光是逢年过节收礼,都能让一大家子过的很富裕了。 “那些见过辽国使臣的,可曾查出问题?”赵兴问道。 “有几家查出了不小的问题,不过并不是和辽国之间的,情况和彭侍郎差不多,别的问题都不大。” 严宽心里苦笑,有没有问题赵兴还不清楚么? 他原本还以为赵兴这次的目标只是彭清忠。 结果在审查过程中,一直有人给他提供证据。 这些证据都是关于其中几个见了辽国使臣的官员的。 证据还十分清楚,稍微一查就验明了真假。 严宽就是再蠢,也知道这是赵兴的手笔。 他虽然有些后悔,当初不该贪心接下刑部尚书一职。 但是如今已经上了贼船了,哪里还有退路。 “严爱卿是刑部尚书,你觉得以他们所犯之事,该如何处置?”赵兴问道。 “这个…” 严宽闻言小心的看了一下赵兴的脸色,说道:“臣和大理寺卿还有罗中丞意见并不统一,这次来,也是想请教请教陛下的意思。” 赵兴闻言皱眉道:“你是刑部尚书,按照律法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便是。事事都要询问朕,要你何用?” 严宽闻言都快哭了,这处置的是官员,哪来的法可依? 商鞅变法喊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算是给律法定性了。 在此之前,士大夫和权贵其实并不受律法所约束。 太祖皇帝曾说:法者,天下大公。 于是在建立大宋后,就命人制定了《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 太祖皇帝还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后面陆续制定了《诫告贪污诏》与《诸仓丐取法》等多类反贪法律。 这其中就明确了对于官员贪污的处罚。 但是太上皇继位后,慢慢的形成了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让这些针对官员的律法名存实亡。 按照律法,该判死罪的,成了流放,有的甚至只是贬官。 罪名轻的都是罚钱了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