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心寒-《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3)页

    并不是说他们多么的在乎百姓,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有人是为了青史留名。

    谁曾真正为百姓考虑过?

    这些人本就属于上层阶级,怎么会在意最底层的百姓死活。

    这并不能说他们有错,历史上那些明君,又有几个真正心系百姓的?

    所谓明君,只是他们明白如何对维护自己的统治有利罢了。

    赵兴并不要求他们为了百姓奉献自己,他心寒的是,以大宋的俸禄,哪怕清官,拖两个月不发俸禄,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有任何影响,却无一人站出来说,他们的俸禄可以暂时不发。

    “大相公,朕且问你,你的俸禄拖两个月不发,家中可会有人饿死?”

    赵兴目光停留在韩章身上问道。

    “不会!”韩章摇头道:“臣愿意把两个月的俸禄捐赠出来用作赈济灾民!”

    “你们呢?”

    赵兴看向其余人,冷笑道:“俸禄拖两个月不发,可否会饿死?”

    “臣等愿意将俸禄捐献出来,赈济灾民!”众人齐声道。

    韩章都这么说了,他们若是不照做,就算赵兴不追究,等事情传扬出去,他们的名声也就臭了。

    “很好!”

    赵兴微笑道:“诸位正是大宋忠臣。常尚书!”    既然大家愿意捐献俸禄,他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说等度过难关后还给他们。

    “臣在!”常世伦躬身道。

    “先从汴京调拨五万石粮食出来,然后从国库调集银钱,在民间收购粮食。记住,按照正常价格收购,若是有人抬高粮价,一律不收。”赵兴说道。

    宋朝一石大概是后世的一百二十斤,五万石也就六百万斤粮食。

    听着很多,实际上并不过,江州附近本就是人口密集之地,四州受灾百姓何止百万。

    还需要调派一直兵马前去协助救灾,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乘机作乱。

    这些人都要消耗粮食。

    “是!”常世伦应道。

    赵兴目光在众人身上巡视一番,最后停在了申相公身上。

    “申相公!”

    “臣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