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 三水应了一声,吩咐了下去,不一会殷汉章走进了大殿。 “臣拜见陛下!”殷汉章行礼道。 “免礼!” 赵兴摆了摆手道:“政事堂有两个官员吊死你应该知道了吧?” “臣已经听闻了,正命人详细调查两人死因!”殷汉章连忙说道。 “死因不用查了,你查查这个消息是谁传出去的,又有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赵兴说道。 无论两人是自己自尽还是被人威胁自尽,知道的人都不会多,也很难查到证据。 赵兴也懒得去管两人怎么死的,他只想知道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是!” 殷汉章从赵兴语气中听到了浓浓的杀意,心中一警,连忙应道。 “去吧!”赵兴摆了摆手。 打发走殷汉章,赵兴沉吟了一会,说道:“拟旨,命忠敬侯率其统领的兵马,接管汴京城门防务!” ………… 韩章回到政事堂,命人把几位相公和副相请了过来。 不一会,几人匆匆赶了过来。 “大相公,陛下对刘、周二人自尽之事如何说?”杨胜奎问道。 “杨副相倒是急的很。”韩章淡淡道。 “吏房毕竟是下官直管,如今出了这种事情,下官自然关心。”杨胜奎说道。 “希望你只是关心吧。”韩章意有所指道。 “大相公这是何意?”杨胜奎皱眉道。 韩章虽然是大相公,但是他并不怕。 大宋官员之间的高低,并没有别的朝代那么重。 一些五六品官员弹劾相公,导致相公被罢免的事都很常见。 大宋有个奇葩的潜规则,相公若是被弹劾,不管真假,都没脸继续做相公了,会上书请辞。 因为即便是假的,相公被弹劾,也意味着不能服众,自然没脸留下。 当然了,辞官只是辞官,最终还是要看官家的意思。 正是因为政治氛围宽松,杨胜奎虽然是副相,却也不怕韩章。 “没什么,大家先坐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