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是朕有些急了-《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3)页
其实这才是宋朝商业繁荣最重要的原因。
百姓无田可种,若是不发展工商业,百姓靠什么生活?
但是这样就有个弊端,民间有大量百姓,是靠着购粮度日的。
粮价上涨,百姓的收入却不会增加,自然骂声一片。
汉武帝为什么被当时的百姓认为是穷兵黩武?
按说汉武帝是打匈奴,而且战争还是在匈奴境内打的,并没有爆发在汉朝境内。
但连年征战,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还消耗光了朝廷的存粮和民间的流动粮食,导致粮价疯涨。
最致命的还是当时天灾不断,民间流动粮食不仅贵,还很少,天灾出现那更是天价了。
朝廷无力赈灾,百姓卖田卖地卖儿卖女,结果却只能换来少量的粮食,连度过灾荒都不够。
汉朝的百姓不会管什么,不打匈奴,匈奴的危害有多大。
同样,大宋的百姓也不会在意夺回燕云十六州和被西夏占据的那些地盘有什么意义。
他们只知道因为朝廷的原因,导致粮价疯涨,他们生活难以为继。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道理赵兴懂。
想收复当年唐朝之时的故土,又不想增加天下百姓的负担,根本不可能。
因此赵兴明知道大宋百姓会因为他出兵而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他也故不上那么多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兴亡,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他如此急切,也未必没有想着长痛不如短痛,快速结束战事,不想多次发动战争,给百姓频繁带来负担。
可曾公亮的话点醒了他,此时的大宋就像一台高负荷的机器。
赵兴想要赌,这台机器能够支撑到他灭掉西夏前,不会出现问题。
可若是在他没有灭掉西夏前,就出现问题了呢?
他现在要做的,是让这台高负荷的机器,能够得到休息,不会出现问题。
而不是去赌这台机器在他平定西夏后,在出现问题。
“陛下圣明!”
曾公亮见赵兴松口,终于松了一口气。
“你就别拍马屁了,朕之前确实有些好高骛远了。”赵兴摇头道。
“陛下也是为了大宋,如今放弃,也是因为陛下清楚,西夏内乱非短时间能够结束,暂时休养生息。而且此时不出兵,西夏没有外部威胁,争斗只会更加严重!”曾公亮说道。
“嗯,那就按照之前商议的来吧。”赵兴说道。
…………
汴京
太上皇看着关于叛军的消息,头疼的揉了揉脑袋。
之前太上皇修养了一年多,身体也养的很不错。
赵兴御驾亲征,他重掌朝政,也没有感觉到劳累。
然而中原发生叛乱,却让他心力交瘁,夜不能寐。
“陛下,参汤好了,陛下喝了休息一会吧。”刘公公亲自端着参汤,送了上来。
“嗯。”
太上皇接过参汤,温度正合适,几口喝下,原本有些疲倦的神情,也舒缓了不少,看着精神了些。
接过手帕擦了擦嘴,太上皇正想说什么,一个内侍走了进来。
太上皇看到内侍进来,神色一紧,问道:“可是宁远侯那边有消息传来?”
“回陛下,皇城司殷都检求见!”内侍禀报道。
太上皇闻言眉头舒展开来,不过听到殷汉章求见,眼中闪过一丝不喜道:“让他进来吧。”
太上皇的治国理念一直是垂拱而治,对于皇城司这种机构,并不喜欢。
加上这次巫师教在中原掀起叛乱,皇城司却没没有提前察觉,他更加觉得皇城司用处不大。
不过赵兴对于皇城司很看重,他也没说什么。
不一会,殷汉章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平身!”
太上皇摆了摆手道:“说吧,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