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学文的人可以说是极其可怜。 还不如拜一个门派修炼武艺。 如果天赋俱佳,还能成为炼气士。 至少在江湖上那就是能吃饱穿暖了。 楚霄在西凉开创这科举制度,无疑是破天荒的划时代创举。 简直就是在这样的“封建春秋,诸侯争霸”的时代,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单单就是近一年来,从东四州跑过来的读书人都是不计其数。 更别提是西四州这儿了。 大乾王朝的人才,周边各国的人才,那都是纷纷涌入西凉。 对于这些读书人们,楚霄也很照顾.。 来考功名的可以住在王府朝廷建造的学馆之中。 考不上的留在西凉,也提供就业机会。 不是让你去官办的学堂教书育人。 也可以去西凉二十六城的一些官府衙门当一个小吏。 至少都会有一个出处。 更别提如今的西凉商业往来频繁,一些商贾们最缺的就是读书人。 这自然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 现在又有张居正在出谋划策,给这些读书人们各项安排。 如今的西凉广收天下人才。 早已经具备了狼吞大乾的气候。 但楚霄还未动! 只是名韩信镇守幽州城,吸引大乾兵马。 大乾要来攻伐,只会消耗军力,无功而返。 对于北地草原诸部,楚霄也早已经不是采取历朝历代的老套路。 反而是剿抚并用,要人也要地,要地也要管理。 甚至建城的打算都提上日程。 这一系列的操作,令那远在东方的晋国听闻后,都是议论纷纷。 晋国使者也在路上。 名为再出访大乾,实在是想要来一窥西凉真貌。 回到眼前。 彰武手持官牌道:“王爷,预算已经给到我们工部了,工部尚书大人已经前往需要施工,勘探要重新挖通运河的河段,不过江南的税赋,一部分已经留作当地,但是一部分却还未上缴上来,我们工部着急用钱。” 楚霄闻言,看向了那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自然明白,不需要主上点自己名字,他就走了出来,身为朝臣们的领导,内阁首辅的他,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面朝楚霄一拜,缓缓说道:“王上,臣在之前的王府会议时,就直言,挑选一位能人前往江南继任太守的同时,兼任收税使的重责大任,徐大人回来后,目前确实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官员,微臣建议让徐庶大人再走一趟,监督剩下一部分税收,这部分不是那世家大族,各门各派的地税,而是那商贾们应当缴纳的一部分,如今江南民心都是王上的,此时不贯彻商税,更待何时?常言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