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子腾跟贾府闹翻一事自然瞒不过叶相,因点头笑道:“此乃老成持重之举,待会儿我们一起签个字,送进司礼监,想来太上皇会批准的。” “……” 皇宫,御书房。 太上皇看着众人联合签名的本子,差点把桌子掀了! “朕的内帑才进来了那么点银子,他们就惦记上了!” “真是岂有此理!” 戴权忙端上茶水,小心翼翼的赔笑道:“圣皇息怒,想来诸位大人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狗屁!” 太上皇果然更生气了,冷笑道:“休要以为朕老糊涂了,不过拿着江山社稷做幌子罢了,真要为了江山社稷就该想想法子开源节流,而不是天天盯着朕的内帑!” 戴权微不可查的一笑:“圣皇英明,这几年朝廷接连亏空,看来叶相所谓的‘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并不太合适。” “哦?” 太上皇抬眼看了眼戴权:“你的意思应该加税?” 戴权吓了一哆嗦,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奴才不敢,奴才有罪。” 太上皇淡淡的一摆手。 “起来吧,百姓苦朕知道。” “加税之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 “去告诉内阁,朕只能出三十万两,让皇帝也出二十万两,给他们五十万两,其余让内阁自己想办法!” “遵旨……” 戴权忙躬身领命。 这时,有小太监急匆匆跑来,跪在地上禀道:“圣皇,户部尚书刘言大人刚刚递上了请辞的本子。” 太上皇打开本子看了看,立刻头疼的双手揉着太阳穴。 半晌。 “让他进来。” 一会儿,刘言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的进了大殿。 “臣参见圣皇。” “爱卿免礼,来人,赐座。” 忙有小太监搬上绣墩。 刘言谢了恩,方才告坐。 “恕臣年老昏聩无能,不能继续为圣皇分忧了。” 太上皇笑道:“你老了,朕也老了,咱们君臣二十年多年了吧?” 刘言听出了太上皇语中的关切之意,老泪纵横道:“整整二十二载了!” “二十二载啊!” 太上皇叹了口气:“前些年朝中也没这么艰难,都怪朕几下江南,挥霍的太多了。” 刘言忙站起身道:“怎么能怪圣皇,是臣等无能,上不能为圣皇分忧,下不能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臣等有罪!” “坐下坐下!” 太上皇笑道:“今儿没有君臣,只有你我,说说心里话。” “你们这些老臣都是朕一起带过来的,老叶,老贾,还有老吴他们,都是朕的左膀右臂。” “他们一个个还老当益壮呢,你着什么急?等什么时候我先走了,你再走,没人拦着。” “皇上,呜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