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夜幕降临。 整个考场内静悄悄的,外面有巡逻打更的侍卫,一趟一趟扰的人心烦意乱,还好贾蓉早有准备,把耳朵里塞了棉花,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的睡了。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 负责发放考题的文吏已经举着牌子来了。 门口的老军士取了考卷与草卷恭敬递上,贾蓉接过道了声谢。 打开考卷看去。 第一题: 禽兽逼人…则近于禽兽。 题目出自《孟子,滕文公》。 只有九个字,却是一篇极为偏僻的截搭题。 属于前言不搭后语。 题目涉及内容繁多,头绪纷纭,要想做好这样的文章,尤其是在会试考场上,是极为困难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贾蓉。 十几年如一日的苦读做文章,《四书五经》里面每一句话都已经融会贯通,深入心里了。 贾蓉提笔,在草卷上写道: 靖物害者,当念人心之害矣。 夫人非禽兽伍也,逼人已可忧矣,况复自近之耶? 且人之不得并禽兽也,尤大人之不得并小人也。贱并贵,其像为逼。贵并贱,其机为近。均之于人不利焉。 二百八十余字的首场首艺在贾手中不足一个时辰便已完成,一切就如同早间八股文的练习。 下一题。 贾蓉看了看,是出自《论语》的一篇。 “赐也,女以于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四书集注》中解释说:“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 凡破题者,破意为上,破句次之,破字为下。 这是大部分情况。 但也有个别,比如这一篇。 贾蓉前几天早上练习文章时刚做过一次。 没想到居然考上了。 很明显,此篇文章主旨在“一以贯之”四字身上。 此时,破句方为上。 有了大体思路之后贾蓉没有急着下笔,而是点燃炉火开始烧水煮饭。 这是所有考生必会的项目之一,不会就得啃干粮。 随着阵阵米香飘散,旁边几个考棚里的考生顿时口水直流。 最上等的御田胭脂米。 话说回来,这两年随着南洋,倭国,以及台州岛的香米流入中原,大米的价格降了很多,尤其是高等的精米,跟南洋大米相差不大,已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了。 ……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夕阳西下。 贾蓉细细检查后,将自己的七篇文章依次放好,敲了敲窗户。 “交卷。” 门口的老军士笑道:“公子,您大概是第一个交卷的,我看着明伦堂那边还没有人过去。” “哦?老哥好眼力。” 贾蓉一脚踏出住了两日的考棚,终于可以直起身子说话了。 老军士上前面领着贾蓉,哈哈笑道:“年纪大了,反而看得远了。” “公子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