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经过筛选,最终留下了十一人,在宋忠的带领下进行最基础的体能训练。 在这群人中,朱寿最为满意的就是宋忠,他沉默寡言,且其他人对他颇为服从,这让朱寿无需时刻监督他们的训练。 同时,他也把那两本兵书给了宋忠一份。 不过,朱寿也有不满意之处,那就是这些人由于常年征战,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旧伤。 虽然伤疤是男人的荣誉象征,但频繁受伤会导致体质基础变差。 这十一人无一例外存在此问题,体质基础均未达标。尤其是宋忠,因其攻击方式的特殊性,受伤几率更高。 常言道“穷文富武”,跟随朱元璋,钱财自然不会短缺。 然而,营养不均衡却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夜盲症,就是缺乏维生素摄入所致。 更严重的是,食物中可能含有微量毒素,如粗盐虽比青盐逊色,但在外征战时能有粗盐已属难得。 长此以往,毒素积累,再好的身体也会变得千疮百孔。加之受伤后未能得到妥善治疗和休息,他们的身体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然而,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必定天赋异禀,天生能量利用效率高,易于变得强壮。 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底子原本并不弱。平日习惯了大鱼大肉,往往忽视养生之道。 因此,接管他们之后,朱寿每日亲自下厨,甚至将系统奖励的药物加入菜肴,制作成药膳。 这段时间过去,不仅宋忠他们,连同桌用餐的李善长体内的隐疾也全部消除,李善长年已七十七,看上去却年轻了许多。 还未教授他们技艺,宋忠等人的实力已有显著提升,反应速度、敏捷度都有明显增加。 蒋瓛时常回来查看,见到这一幕,心中艳羡不已。早知如此,他当初就应该主动请缨留下。 身为指挥使,他事务繁多,许多案件都需要经他之手,是朱元璋需要他。 但朱元璋也曾许他留下,是他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