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相信爷爷和老爹都看过《韩非子》,里面有一句话你们应该记得: 如今有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儿子再生五个儿子,祖父还没去世就已经有了二十五个孙子。” “就算每个亲王都有五个孩子,除了继承爵位的二十五个世子,还剩一百个郡王。” “这一百个郡王,需要六十万石的俸禄,加上前面的一百二十五万石,总共一百八十五万石。” “这百八十五万石,如果我没猜错,估计占了大明税收的十分之一左右。” “十分之一!”朱棣猛然惊觉,他对大明税收不甚了解,但他对燕地的税收很清楚,也就能大致估算出来。 燕地的税收加起来还凑不够百万石,可光是分给亲王的就有这么多。 难怪父皇会想削弱藩王。 “没那么多。”朱标淡淡地说了一句。 他常年监国,也许连朱元璋都没有他那么清楚大明的财政状况。 虽然亲王的俸禄是一笔大开销,但远没有朱寿说得那么夸张。 “当然没那么多,真要有那还得了。毕竟爷爷生孩子也不能一刻不停,有些叔叔比我年纪还小,肯定还没生下堂兄弟,大概有我算的三成到五成左右,也就是六十万石到九十万石之间。” 朱寿翻了个白眼,自己老爹拆台的功夫真是一绝。 这次朱标没反驳,因为这个数字确实估算得相当精准了。 其实说到这里,在场的人大概都明白了朱寿想讲什么。 这还只是算了两代的俸禄,往后呢?大明能传多少代,难道这些俸禄要一直发到天荒地老吗? “就假设爷爷万岁万万岁,永远不下岗,以每二十年一代,每代都有五个孩子,只算一代。 那么二十年后,大明就会有三代宗亲一百二十五人。” “四十年后,就有四代宗亲六百二十五人。” “六十年后,就有五代宗亲三千一百二十五人。” “八十年后,就有六代宗亲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