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户籍制度-《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2/3)页

    朱寿问到。

    “‘大哉乾元,大明终始!’《易经》里的话,拿来给读书人解释的。”朱标笑着回答。

    “父皇虽然得了天下,但天下百姓不认识他,他们只知道明王。用大明做国号,百姓接受起来也容易。”

    老百姓哪管明王叫韩山童还是韩林儿,他们只知道传说中的明王降临了。

    现在立了“大明”国号,正好应了民间的预言。

    “现在明教又冒头了。”

    朱寿叹了口气。

    “哪来的卷土重来,它们根本就没消失过。”朱标说。

    “是从小明王那时起就纠缠不休了吗?”

    “不是,是从父皇推出户籍制度之后。”

    一提到户籍制度,朱寿就像被点醒了一般。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老朱为何要开历史倒车,把职业流动限制得如此之死,以至于后人戏称大明的户籍制度像种姓制度。

    “你想得没错,老爹搞户籍制度,就是为了彻底断绝这些宗教在民间的根。”

    朱标看朱寿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朱寿站起来,不满地说。

    “饮鸩止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像你那么深远。”朱标抱怨道。

    朱寿认真地说:

    “爹,你应该更明白,皇权不下乡早就不是新鲜话题了。和平时期,靠宗族维护邻里秩序,稳固政权和税收。

    一旦灾害发生,宗族体系破碎,流民四起,这时候他们很容易被别的信仰吸引,宗教就乘虚而入。

    就像爹你说的,爷爷投奔红巾军不是因为信仰明教,像爷爷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但这不代表宗教就是恶的,它也有劝人向善的一面,可以重新安置失序的流民,所以红巾起义能吸引那么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