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啥咱家听不明白他们在聊啥呢?” 朱寿见此情景,微微一笑,说:“哈哈,郑大人可能不太清楚哦。” “为了让沛县快速发展,我可是捣鼓出了不少新玩意儿。” “所谓投资嘛,打个比方,你手头有钱,但不知道怎么让钱生钱,那就把钱投给某个人,或者某个东西,再或者某件事儿。” “事儿也能投资?” 郑和一时摸不着头脑。 还能给事情投资? 朱寿点点头,解释道:“前提是,这事得能让你赚钱。” “入股和投资差不多一个意思。” “比如说,我想开间茶馆,但是钱不够,我就去拉人投资。” “你也想开茶馆,钱也不充裕,咱俩就能合作,股份就是将来赚了钱怎么分的意思。” “我们可以商量,假设咱们五五分成,那你就有五成股份。” 郑和听了,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这么一说,咱家明白了。” “不得不讲,” 郑和放下筷子,微笑着说:“不得不讲,朱大人你确实挺机灵的。” “竟然能想出这么多新鲜词儿来。” “但说到底,都是为了赚钱吧?” 朱寿笑着点头承认:“郑公公,说起来,下官实在惭愧。” 郑和一听,这小子要认错? 要服软了? 想到这儿,郑和嘴角微微上翘。 谁知道,朱寿却说:“明明下官已有这般才能,却还是不能赚更多钱,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唉!下官原本打算以沛县为起点,慢慢影响周边,让大明朝都富起来。” “但现在看来,区区一个小小的县令,恐怕难以推动整个大明朝的产业。” “独木不成林,下官也只能自顾自了。” 郑和听着,脸有点抽搐。 咋了? 你想让全国的知县都跟你学? 全国人民都去做生意,谁来种田?! 到时候不就天下大乱了吗?! 想到这,郑和白了朱寿一眼,摇了摇头。 叹了口气,开口道:“朱寿啊!朱寿!” “之前我还小看你了,以为你只是想简单地赚钱。” “没想到,你竟想让全天下的官员都变成贪官?让全国百姓都去做生意?” “你不知道咱大明朝重农抑商吗?” “国策明摆在这儿,你却反其道而行,你知罪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