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就行动起来! 朱寿注视着面前的朱棣,沉声说:“老爷子不就是关心铁路的事吗?” “容易,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先投入二十万两银子,建一座炼铁厂,再投三十万两,开采铁矿!” “朱老爷子能搞定修路的许可,挖矿的批文想必也不在话下吧?” 朱棣望着朱寿,慢慢点了头。 朱寿接着笑道:“然后,用剩余的五十万两,招募工人,建造铁路!” “当然,这点钱远远不够修完整条铁路。” “这五十万两只是开头,是为了让您,让朝廷,看看成效。” “五十万两只够从应天府铺到凤阳府。” “一段很短的距离。” “要通到顺天府,至少需要三百万两银子。” 朱棣缓缓点头,道:“我最多能出一百万两。” “但我相信,一旦第一段铁路完工,世人看到成果,你得到的投资会络绎不绝。” 朱寿点头同意:“确实如此。” “但现在,大明还有个问题。”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朱棣皱眉道:“但说无妨。” 朱寿开口:“工人的问题。” “修铁路,不仅是烧钱的大项目,更是耗人力的工程。” 朱寿记得,在后来的时代,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时,牺牲了一万多华人劳工。 那些华工还是最便宜的劳动力。 朱寿清楚,如果用大明的工人,每个月至少得给人家五钱。 一个月五钱,一年就是六两银子。 修建铁路有多辛苦,朱寿心里有数。 华夏地域广阔,地形复杂。 遇到山川河流,铁路要求高,不能九曲十八弯。 碰上山,得凿洞。 遇着河,得架桥。 碰到峡谷峭壁,也得迎难而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