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刊登了获奖作品的《文学界》销量比之前一月仅仅提升了不到10万册,这里面还有俳句专栏的功劳。 可见即便他们了大价钱,读者们的眼睛依旧雪亮。 不好看,不喜欢的东西,绝对不一分钱去买。 任你吹的天乱坠,奖项齐全,卖不出就是卖不出。 更尴尬的是,讲谈社还不得不把他的那本《此人之阈》出版。 堂堂芥川奖的获奖作品,不出实体书,那不是成了笑话吗? 此时讲谈社只能等《且听风吟》热度彻底过去,然后偷偷摸摸出版《此人之阈》,免得在同一个书架上销售,被人爆的连渣都不剩。 “年底,就是野间家族重新选取第一继承人的时候了。野间弘治撑不了几年,膝下那堆子女里,必须得找出一个继承衣钵的人。” 石原慎太郎补充道, “至少目前看,掌握了讲谈社的野间爱莉可能性最大。目前想要做出令人信服的业绩,那就得靠俳句以及《且听风吟》的电影改编。” “我知道了。”市古贞次再度喝茶。 市古家只是普通的学阀,体量、财富、权力都远不能和那样的大财阀比。 所以这些“上流”作家都希望自己的家族和财阀联姻,合作,以达到更稳固的地位。 这些东西和《我是猫》里写的一模一样。 他们表现在外界的形象,就和那个看不起金田家的苦沙弥一样,文人孤高,不屑于和资本家为伍。 但实际上,没有文人不羡慕寒月。 能和资本家的女儿结婚,就意味着一步登天。 岳父家的财力足以支撑你在文学界扬名,不用再一步步往上爬。 所以最后苦沙弥开始羡慕寒月,开始嫌弃自己的发妻,开始口是心非,讨好起金田夫人的女儿。 还真让这该死的北川秀说中了! 讽刺到了! 这种刺痛感让市古贞次愈发不想承认北川秀的天才,只想死死摁住他的头。 “高桥,你说的新文学流派是什么?”市古贞次忽然问道。 他们几人要先通气一番,看高桥睦郎的研究是不是妥当,大家一起合力修改完善,加上各种人脉关系运作,就不会像当初竹内治提出“北川秀风”和“无赖学派”般,最后石沉大海,不被业界认可。 “毫无疑问,俳圣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我称它为‘物哀文学’。”高桥睦郎郑重的说道。 吹捧归吹捧,他不会毫无根据的瞎说。 实际上第一次读到《雷神短歌》时,他就想到了这个词汇,“物哀”。 这是他写俳句多年来所追去的一个目标,一个意境。 可惜终究还是没能达到。 他感觉自己可能一生都无法触碰到那样的意境,这太难了。 高桥睦郎之前只有一个阴郁而模糊的感觉,但在今天,看完这三首俳句后,终于完全清晰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