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平行的人生-《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2/3)页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所谓反战,你们会发现书里的战争对象往往是英美,背景也多以太平洋战场为中心,隔壁的角色时常被忽略。

    那是因为在这些作家的文化心理中,隔壁虽是战胜国,但击败日本的却是美国,英美才是日本需要模仿和赶超的对象。

    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反战败思维。

    不去检讨侵略战争的问题,而是盲目的认为是对方过于强大,我们才会输,所以我们要奋起直追,以后别输。”

    北川秀重新翻开那本《文学界》,干脆逐字逐句分析起《缅甸的竖琴》。

    这篇恰恰就只提了太平洋战场,和他说的一样,里面充斥着对战争苦难的描述,却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军只字不提。

    “前两章只写了几名日本兵在战争时期遭遇的创伤,后面又着重写日军、英军和缅甸土著的‘军民鱼水情’。”

    北川秀轻轻拍了拍桌子,

    “你们感到不舒服的点就是,书中日军明明是加害者,却以受害者面目出现,还强行让加害者和受害者一家亲。”

    他的分析鞭辟入里,很快就引来了不少手捧《文学界》的登山客过来旁听。

    没有普通人会喜欢战争。

    因为战争的受益者只有那些幕后的发动者,而受害者却不计其数。

    有马赖义用高超的文字和笔力对读者灌输着右翼的思维,此时被北川秀抽丝剥茧出来,令众人顿感毛骨悚然。

    “原来如此!我说为什么看到缅甸人被那名日本音乐兵的竖琴表演吸引而落泪,我心里会很不适.”

    “说的真好啊!我看了那么多年纯文学,还不如这位小哥几句话的功底高!”

    “小哥是从东京来的吧?一看就是名校的高材生,真了不起啊。”

    “对战争的反思本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右翼政党却总是含糊其辞,实在有失风度!”

    登山客们纷纷加入了对《缅甸的竖琴》的讨论会中,声浪一波盖过一波,引得那名卖书的年轻人不断侧目。

    刚被年轻人喊过去训斥了几句的光子倾慕地看向人群中的北川秀,没想到自己拉的客人竟然有这么高的学识!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外面的细雨渐渐停歇,眼见要到中午,登山客们纷纷起身,准备离开马戏团往更上面攀爬。

    北川秀和巡回演出艺人团的艺伎们一同道别了伊作马戏团的众人,这才知道原来那个高价卖书的年轻人,就是马戏团的团长伊作。

    光子在人群里冲北川秀不住挥手,烂漫的笑容和舞女阿薰一样,闪烁着大都市年轻少女身上难见的纯真。

    北川秀一行人离开马戏团,趁着中午的大太阳,走进了黑魆魆的隧道,因为刚下过雨,上面时不时有冰凉的水滴滴答答地落下来。

    隧道前面就是通向天城山顶的出口,露出了小小的亮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