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小时候也听父亲说起过那些战役,对他们这代人来说,那场战争也是遥远到有些模糊的记忆。 “我是穷苦渔民的儿子,最懂穷百姓的心情。老百姓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到头来只能糊口。 把这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地一个接一个杀死,无论如何我都不认为对日本有好处。” 这是男主角冈田对间宫中尉说的话,又何尝不是北川老师的心中所想呢? 侵略战争之所以惹人厌恶,让普通人深恶痛绝,便在于此。 战争的受益者是政客,财团,是上流社会的人士。 而战争的受害者是除去他们以外的所有普通人! “这篇要写的东西,有点了不得啊!”桥本龙太郎看完贼喜鹊篇后,长长缓不过气来。 这后劲也太大了。 比起《缅甸的竖琴》那种仅浮于表象的对战争的描绘,对战争的反思,《奇鸟行状录》才是真正优秀的反战文学! 他甚至不用思考,都能知道这两本书谁会在国民群体里更受欢迎。 “得罪有马赖义,就要得罪他背后的一大波利益集团。可北川老师他才二十四岁,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假以时日,他会不会达到谷崎一郎老师那样的高度?” 日本的文人政客们都对诺奖有特殊情怀。 大概是源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因此仅仅得到过一次诺奖提名的谷崎一郎,始终稳居“天下一品”之首,无人能撼动他的位置。 现在桥本龙太郎感觉,说不定北川秀这么继续写下去,有机会能挑战谷崎一郎的历史地位!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 支持北川秀显然比支持有马赖义好太多! 他是一个很果决的人,却在这件事上始终举棋不定。 再三思考下,桥本龙太郎决定先看《刺杀骑士团长》,再考虑下。 半小时后。 桥本龙太郎慢慢合上了那本《文艺》,心情激动而复杂。 《刺杀骑士团长》里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更加浓郁,且放在了一个类似奇幻的皮下,让人感到十足的新意。 即便不是很懂文学,他此时脑海里也只剩下了一句话。 “既生有马,何生北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