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种酣畅淋漓,直冲脑门的爽快感!(二合一)-《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3/3)页

    答案就在那名OL说的那句话上!

    “真实”!

    这两篇写的都非常非常真实。

    譬如《招魂节一景》里,北川老师还写到了卖糖炒栗子的小贩夫妇,在马戏团打打闹闹的小孩,唯利是图的伊作团长等。

    除此以外,伊作马戏团里体现的细节内容也十分真实。

    而且这不是感观上的真实,而是一种能嵌入人心底的“社会真实”。

    原来在同一个国度,同样年纪的人都会有区别如此大的遭遇!

    在以往的作品中,北川老师基本没刻画过社会另一面的民众。

    他的物哀文学充斥着小资情调的“美感”,就像是初高中国语教材里的散文,美,但不够下沉。

    唯一写过底层民众的那部《人间失格》,其文字更偏向于写实风,更贴近他开创的“无赖学派”。

    换言之。

    这两篇,北川老师似乎将他所创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理念给融合在了一起!

    难怪会产生这样既新奇又熟悉的感觉!

    想明白这些后,千早琉璃心里对北川老师满是敬佩和崇拜。

    只是高中生的她必然还有很多东西看不出来。

    但仅仅是她能读出的那点东西,就足以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了!

    真是了不起啊!

    北川老师!

    她手指轻轻翻动书页,更加期待起后面的四篇。

    百田尚树老师的《永远的24号》她也看了。

    写的很棒,可惜三部一篇比一篇差,有种高开低走的感觉,令人遗憾。

    目前看,北川老师则在高开高走,更加让人惊喜。

    千早琉璃又翻了一页。

    第三篇名叫《矿井里的人们》,开头第一句“信介死了,他的妻子惠子也死了”立即就抓住了千早琉璃的心,让她两耳不闻窗外事般完全扑进了故事剧情中。

    就这样。

    千早琉璃捧着《文艺》,如痴如醉的读着,不知不觉,地铁都过站了,她也完全没注意到。

    直到来到终点站,工作人员上车清理人员,她才恍然,不好意思的拿着杂志下车,重新跑到对向车道去等候新一班地铁。

    这段时间里。

    她顺势把《矿井里的人们》在内的另外三篇都看完了。

    北川老师完全没有让她失望。

    前五篇连载的,一篇比一篇好看,明明互不关联,积蓄的情绪却层层叠叠,让她欲罢不能,越来越沉迷其中。

    而此刻,随着新一班地铁来临,她的目光也慢慢锁定在了最后那篇上。

    “《伊豆的舞女》.”

    有了前面五篇的铺垫,此刻的千早琉璃对它充满着期待和好奇。

    能被北川老师冠以书名,这应该是老师眼中写的最好,最能打动读者的那一篇吧!

    真想马上就知道它的内容啊!

    “《伊豆的舞女》?名字听起来倒是更像三流的官能。”

    谷崎一郎泡茶喝茶,目光却死死锁定在那本翻开的《文艺》上。

    百田尚树的三篇新他看了。

    笔力有余,但深意不足。

    为了能更好贴合市场还写成了大众文学。

    令人不齿。

    但对付那个目中无人的后辈,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这么想着,他伸出手来,翻页,目光落在第一篇《招魂节一景》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