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者写书的初衷呢,其实也是想使用一下类似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来突破他以前的恐怖写作风格。 可惜即便写完了这本书,他也没意识到究竟什么才是‘魔幻现实主义’,更别提像这位北川老师这样系统化的应用和展现了。 所以,我可以百分百的告诉你,与其看一本相同类型的‘替代品’,不如看一看更优秀的作品。 毕竟一趟火车之旅也就十几个小时,谁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差劲的上,不是么?这位先生。” 白人中年男说的头头是道,显然是真的看过这两部作品,且深入研究过。 不过他一看就是那种比较“冲”的脾气,被北川秀顶了几句后,很快就找到突破口“回击”了他。 这倒是挺符合“西部牛仔精神”。 “原来如此。我很喜欢看斯蒂芬老师的那本《迷雾》,那个结局让人记忆犹新啊。” 北川秀还是选择买下《绿里奇迹》,就算这本书不如《百年孤独》,可谁会在火车上用自己的打发时间呢? 见北川秀这个亚洲人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白人中年男气得不行,甚至想要动手去抢他手里的《绿里奇迹》。 “你这家伙,怎么就不听劝呢?与其浪费十几美元买一本破书,不如好好看看这本《百年孤独》,我和你说,《绿里奇迹》真的不太行” 他还是没有放弃向北川秀营销自己钟爱的《百年孤独》,眼看劝诫无果,他终于忍不住低声说道, “喂,听我的吧。这书真的不值得看,我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店老板要把它和《百年孤独》摆在一起。” “这位先生,你为什么对《绿里奇迹》有这么大的恶意?” 北川秀也被他的言行给吸引了,从见面至今,对方就像是车站书店里专门给自己配备的托儿一样,一刻不停的推荐《百年孤独》。 还真挺有趣。 “因为这本书是我写的” 白人中年男终于说出了原因,他把声音压得很低,显然是对写出了《绿里奇迹》这种书感到了羞愧, “去年是想转型,所以才尝试了这个写法。原本觉得还不错,但看到了这本《百年孤独》后,我真想让书商把这给全部回收啊。” “哈哈,这事让我亲爱的郁闷了很久呢。谁会想到就在第二年,就有一名文学家以同样的手法写出了那么完美的呢。” 斯蒂芬·埃德温·金身边的妻子塔比莎抿嘴笑了笑。 “原来您真的是斯蒂芬老师!”北川秀就说觉得这家伙眼熟,原来还真让他撞见本尊了。 斯蒂芬·埃德温·金是美国本土最知名的恐怖家之一,在美国本土大众文学的地位和东野圭吾在日本一样。 两人也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写的作品很多,神鬼二相性明显。 好的作品能享誉全球,差的作品则像是找的枪手写的。 估计是近几年的低谷期让他想要转型另一种写作风格了。 而自己阴差阳错,在1997年出版了《百年孤独》,狠狠打击到了这位恐怖大师。 不过这也是好事吧? 斯蒂芬转型的一系列作品都挺扑街,后来还是靠《黑暗塔系列》重返了巅峰。 要是继续让他往纯文学,或者是其他题材发力,搞不好路会越走越偏。 “是我。所以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我会向你力推《百年孤独》,别去看‘替代品’《绿里奇迹》了吧。” 斯蒂芬点头道。 “我明白了。” 北川秀说着还是向店员支付了12美元,把那本《绿里奇迹》给买了下来, “不过我还是决定在火车上看一看这本《绿里奇迹》。” “你这家伙,怎么就不听.”斯蒂芬的火气一下子又上来了。 他原以为摆出自己的身份,对方会很快接受他的推荐。 没想到北川秀油盐不进,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竟然还非要买他那本《绿里奇迹》看! 这家伙是青春叛逆期持续到现在还没结束么?! “因为这本《百年孤独》是我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