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夏天摆了摆手:“据理力争是必要的,但如果能防患于未然,那不是更好!我的意思是,宣传!” 原时空,在大概两个月后,杨导和王崇秋夫妻凭着一台摄像机,就已经拍出了一集《除妖乌鸡国》,并且在央台试播。 很成功,引起了一波小轰动! 这个思路就很好! 以后那些什么电影、电视剧,不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放出点消息,炒一炒、维持热度嘛? 西游要是拍三四的话,那少不了也得如此。 不能让人们忘了,更不能让一些人觉得剧组东跑西颠跋山涉水的是“公费旅游”! 每隔一段时间放出新闻,每隔数月放出一些片段、采访和花絮到电视上。 只要有热度,领导不是傻子,不会触这个眉头的。 要不然民众一麻袋一麻袋的批评信邮到台里,脸面也不好看啊! “当然了,这么搞的话,最后作品一定要让人满意,要不然就会遭到反噬。不过我相信杨姨你执导的《西游记》,必然会成为我国电视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夏天说一段,还不忘拍一拍马屁。那真是说的顺心,听得舒心啊! 最后就是硬件问题了! 原时空拍西游也太苦了! 满世界跑,跋山涉水的不说,条件也艰苦。 人的条件艰苦就算了,机器的条件也简陋艰苦! 你能想到吗? 一台笨重的摄像机、一台死沉死沉的录像机、几把梯子、一捆绳子,可以说是《西游记》摄像组的全部家当。 全靠笨办法拍啊! 有的时候一个场景,要反复拍好几遍,因为要不同位置的镜头! 演员就得演好几遍! 要是能多一台,哪怕一台摄像机,那进度都能加快一倍不止啊! 夏天倒是没敢咬死,而是说自己在香江那边有点关系,可以尝试“廉价租借一台摄像机”。 他已经打电话给香江的娄小娥了,请她帮忙联系那边,看看有没有办法。 钱自己出了——上次去美国,那是真的大赚一笔! 钱嘛,不就是用来花的嘛! 再说了,香江那边赚钱的机会也是一大把呢!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去转一转。 本来杨导以为这次谈话,必然是自己掌握主动,把这小年轻擒下,从此安心的为西游剧组贡献智慧。 没想到这一聊又是两壶茶水,自己甚至都开始写笔记了! 聊到最后,自己又被牵着鼻子走啊! 不过牵的好! 确实解决了自己想了半个多月都没办法的主要问题。 杨导:你呀,每次都能给我整出新花样! “好!等下次我来的时候,就把你小白龙演员的文件拿来!” 看着杨导满意离去的背影,夏天其实有些话没说。 那就是演员的问题! 六老师……唉!怎么说你呢?! 但关于猴子演员的挑选,那是真难啊。 杨导自己也说了,前两天去接触了京剧里的“北派猴王”,但人家死活要让猴子画脸谱。 “那怎么行?这是拍电视剧,不是拍京剧!”杨导没同意。 还有几个猴戏出彩的京剧演员,但要么就是本人没太大兴趣,要么就是剧团的台柱子,根本不放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