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感觉已经有点把持不住了! 呼~不行!总得成年的吧! …… 之后的几天,夏天都在往黄义鹤导演的家里跑。 那边已经凑齐了五六个人了,都是央台或者演艺圈的人……这就是第一届春晚的“筹备组”。 这前边也没有个“打样的”,究竟要怎么搞大家只能靠想象。 夏天自然不好直接就把所有设计都说了,那很不好。 他一向是发动“集体”的力量的。 再说了,他心里后世很多春晚成熟的方案,现在也不一定能做到,也不一定就适合。 他通过方法论和思维导图,画了一个树状图,开始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一个个难题。 他还画了舞台的平面图、俯视图,设计物美和灯光效果图。 有了他在一边悄无声息的引导,大家都觉得事情进展迅速,有条理多了。 虽然他是这里最年轻的,但大家反而觉得他是不可或缺的。 大家最终决定还是按照茶话会的方式,就是所有与会人员一个个围桌而坐,把演员和观众放在一起。 该谁表演了就站起来登台! 这样比较简单,不用大动干戈。 这第一届大家都不敢太过大刀阔斧,再说了台里也不能支持太过出格的行为。 至于节目,除了一些既定的,筹备组决定——请观众点播! 黄义鹤已经跟台长说了,到时候申请四部电话,接听观众的点播,让唱啥就唱啥。 也就是这时候能搞这个,倒不是点播的问题,而是表演者的问题。 没有任何准备让唱就唱,后来就做不到了。 不说别的,春晚现场搞出“车祸”的实在也不在少数。那都是有准备的,更何况没有准备呢! 现在的艺人,那是真的技术过硬! 至于请谁来,夏天倒是没什么建议,他也不认识演艺界或者歌唱界的谁……歌舞团里的不算。 他只负责自己出的节目。 …… 第一届春晚的筹备有条不紊,到了月末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定下来了。 那边舞台都已经开始搭建了…… 到了25号《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消息:研究员陈春先等探索一条把新技术、新科研成果扩散到生产中去的路子…… 随后,好些报纸头版头条刊发陈春先的事迹,附有领导的点评。 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都做了批示,对他大为褒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