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83年3月,《大众电视》第三期,刊登了《红楼梦》全国选演员的消息——《怎样挑选宝黛钗的演员》。 本来报纸上的消息就让很多人关注起来了。 之前《西游记》试拍的那集《除妖乌鸡国》反响就很强烈。 现在四大名著的《红楼梦》要开拍,那自然更让人期待了。 而且现在可是说的怎么选演员! 谁还没幻想过在大银幕或者电视上看到自己呢? 而在不久后,红楼剧组就宣布:金陵十二钗不用明星,将全国选拔新人。 这下子可是把大众的兴趣给提起来了。 这年头看电视剧都挺稀奇的,别说演电视剧了。 之前大家还只是幻想一下子,这下居然要从毫无演技的新人中挑选演员,这不就是梦实现的机会吗?! 然后就是每天都有无数自荐信寄往红楼剧组。 一天上百封信,夏天还帮着拆了两天,但后来就拒绝了——实在是笑不活了! “你们千万莫失良机!赶快坐飞机来看看我,我就是你们在大海里要捞的针……” “我长得像女孩子,也特别喜欢跟女孩子在一块玩,我还喜欢女孩子的东西,有时我也爱抹口红……我是真正的贾宝玉。” 这比自己的读者可搞笑太多了! 这种信看多了,容易笑岔气喽! 不过,他也是佩服王导他们,即使是这样,他们都坚持每封信都拆开看。 而且也确实有正经的自荐信,说说自己的身体条件、学习经历,甚至附带照片的。 这就很懂了! 这算是最早的海选~ 不过,对于这种“民间海选”的方式,很多人还是不看好的。 比如,《新民晚报》的一篇评论:用火烘出的花儿经不起细看。 意思是选没有表演经验的新人演名著红楼,根本不行! 那是毫无演戏经验的新人啊! 搞什么嘛?乱弹琴! 不管群众多积极,一些媒体又怎么泼冷水,王导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同时,剧组采取海选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在全国剧团、学校、工厂等女孩子聚集的地方寻找演员。 虽然说不用明星,但想要找好苗子,还得到各地的歌舞团、文工团、剧团去找。 王导当时定下的标准是:一定要像古代人,不能人高马大,不能超过23岁,要有古典美。 他强调:“你不会表演我不怕,关键是伱得像这个人物。” 后来很多大导演都爱选新人演电影,比如老谋子,就是追求的角色符合,而且一张白纸好作画。 …… 夏天没参与海选和“看信”,他昨天收了一本“古籍”。 手抄的,感觉也就民国时期的。 《象吉通书》,讲阴阳术数的,不算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在过去也算是秘籍了。 毕竟那时候信息传递不发达,不像是后来,你想学基本都能在网上找到。很多视频都掰碎了教。 往前多少年,这都是“秘传”,教徒弟都得等老了干不动了的。 像是这本《象吉通书》中,就记载了小六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