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找校长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3/3)页
    天快黑了,赶紧上去一趟探探路。
    骆一航撂下一句话,喝了口水,风风火火又跑出去了。
    先在杂物棚子里收拾了背篓,再装上蒙布,固定带,铁锨,还有个三爪小耙子,就往外走。
    刚出门口,骆诚急忙跟出来,说也要去。
    骆一航:“我今天就上去探探路,您先歇着,养养力气,明天有的是活要干。”
    好说歹说把老爹拦下来,自己上了山。
    探路是次要的,上去好几回了,哪里好走已经摸得门清,主要目的是得试试看,一趟能背下来多少货。
    山上千把斤呢,即便是练气三阶,一趟也抗不完啊。
    骆一航这次没有蹿,而是沿着山路慢慢往上走,一边走,一边拿铁锨把不好走的地方顺手平整一下。
    简单来说,一个多小时后到了种猪苓的杂树林子。
    然后开挖。
    那就更简单了。
    几天没见,一片片猪苓都从地里冒出来头,一圈一圈盘在地面上,好像是粑粑。
    这种一圈圈盘着的就叫一窝。
    长的太多了,骆一航到地方,采收,装框,忙活半个小时,才装了十几窝,就把个大背篓装满了。
    看着好像没多少,实际上拎拎分量,得有小一百斤了。
    再看看林地里,大片大片的猪苓只缺了一个小角角,几乎没见少。
    骆一航有点犯愁,工作量很大啊。
    小看了这片地的产量,明天一天还真不一定能行。
    唉,多说两天就好了。
    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这样了。
    想想办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