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其实早就在做详细检测了。 过了一会儿,报告出炉。 杜教授他们也从实验室里出来了。 一群专家学者,隔着屏幕,对照着数据,七嘴八舌一顿讨论。 “粗淀粉比例比玉米低,加工后黏度恐怕会过高。” “没关系,工艺能解决,淀粉占比31%呢。” “薯类加工前需要去皮。” “没关系,食品加工那边有现成设备,接一道就是,淀粉占比31%呢。” “你们谁用过土豆原料,我记得是不需要烘干吧?” “简单烘干好运输,食品加工的有,粉块烘干房,造价也不高,在产地盖一个就是,淀粉占比31%呢。” “土豆淀粉提取应该是粉碎后浆化吧?” “还找食品加工的,他们有锤磨机,加一道工序而已,淀粉占比31%呢。” 好么,就逮着食品加工一只羊薅啊。 总而言之,在淀粉占比31%面前,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况且就是一些小调整而已,简单。 讨论完毕后。 杜教授得意洋洋,给大家伙介绍他学生文英,还有新认下来的徒孙秦秋雁。 时娟是文英的副手,并没有传承关系在。 然后杜教授再带着晚辈们挨个认识那些老专家。 这个老头是谁,哪个学校的,哪个研究所的,现在是哪个企业的。 以后在哪儿见着我徒弟,都得照顾着点;有什么事求到你们头上,可不许藏私。 杜教授的人缘是真广啊,谁都认识。 等认完一圈人之后。 杜教授和文英回到座位坐好。 看着时娟和秦秋雁给专家们和企业代表,讲解秋雁九号的培育过程和技术特点。 什么育种4.0啊,意外敲掉了淀粉转换酶的控制阀啊。 以此为核心“设计”了这个新品种啊。 F1到F4是如何迭代的啊。 整体的讲完了之后。 当说到秋雁九号,不仅仅淀粉含量高,而且生长速度快,仅需六十天,还有产量高达一两万斤的时候。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一个个兴奋的满脸通红,眼珠子都红了,跟醉酒了似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