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那不巧了吗?我刚优化了一遍计划书-《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页

    “我们之前使用的架构,主要是同构并行计算,但我有一个更好的想法,那就是异构并行计算。”

    “在我的设想里,异构计算能够利用不同计算单元,例如CPU、GPU、DSP(信号处理器)等不同计算单元的优势,通过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和效率。”

    “那么,要怎么实现异构并行计算呢,这就涉及到3个关键的步骤:芯片级集成、板级集成和系统级集成,下面我来详细地说一说它们该如何实现……”

    ……

    异构计算能够通过将不同的计算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计算单元,显著提升处理速度和降低功耗。

    这项技术是超算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产物,对比同构并行计算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如果能研制出来,至少在一二十年内,夏国超算的研究,不会再有架构上的问题。

    ……

    说完处理器的架构问题。

    李暮继续和存储系统研制以及软件和算法优化组的负责人,白教授和张教授聊了聊他们的研究方向。

    首先是超算的存储系统,要搞定系统里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存续的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SRAM比DRAM要成本要高出许多,但也更快,通常被用作高速缓存,而后者则一般用在主存储器,也就是内存。

    对着两种存储器的研究,在第一代超算中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

    如何提升他们的容量,是他们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难关。

    后世全球排名前十的Red Sky超级计算机就配备了大量的64TB随机存储器,证明它们具备想到广阔的研究前景,且轻易不会被淘汰。

    然后是软件和算法优化组这边。

    软件的升级,主要还是包括系统升级和应用程序升级。

    在软件上,主要还是开发能够完全利用起第二代超算庞大算力的软件,不浪费算力资源。

    算法上,主要是研究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集群计算等,不过和处理器研制组不同,前者注重计算技术和方法,后者注重硬件架构的优化。

    ……

    待李暮和三个小组的人都交代完,天色已经擦黑。

    一天的高强度讲解,让他也不免有些口感舌燥,拿起手边的搪瓷杯正准备喝口水,才发现里面的水早已经被喝完。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6点钟。

    正准备吃完饭去实验室熬夜爆肝,他就看到了吴有望晃晃悠悠地走过来,道:

    “郭院长刚刚来电话了,这几天你要好好休息,等会儿你吃晚饭早点回去吧。”

    “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重启,不仅是我们科学界的大事,对于社会各界也影响重大。”

    “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的记者前往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你可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听着他的话,李暮的面色一苦,让他现在回去,不是要他的命吗。

    “所长,现在才6点,您就是让我回去,我也睡不着啊!”李暮忍不住提醒道。

    吴有望一瞪眼,道:“睡不着也得睡,反正不能待在所里。”

    见他严肃认真的样子,李暮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

    吃完晚饭后,李暮本来还想去看一看有没有机会混进去,结果一到楼下便看见吴有望跟门神一样守在哪儿。

    想了想,今天开完会后,众人也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内容。

    加上新来的研究人员需要时间适应,也没必要一上来就给他们上满强度。

    恋恋不舍地看了看实验室的方向后,李暮最终还是无奈返回家中。

    ……

    回到家,将公文包放下,李暮躺在沙发上小小地休息了片刻,旋即便爬起身,来到书房继续研究。

    超算这边的问题可以先放放,经过今晚的消化,明天有问题再解决问题就是。

    接下来的半导体集团那边的研究,自从上次的大会过后,那边时不时会过来汇报一些进度。

    热得快的研制倒是很简单,无非就是电流流过电阻丝加热的原理,用一根较细的金属管绕制成加热罗圈,里面再装上电热丝就成。

    比较有难点是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需要设计一个在水温升到沸点的时候,便能够立刻切断电源的装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