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 人们大会堂的盛典-《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3)页

    ……

    说干就干。

    决定了调整方向后,李暮立刻召集超算网络组和01型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开发组的组员们,在会议室里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首先,肯定是要向众人说一说怎样实现光纤技术。

    光纤主要有石英玻璃、塑料和硅基材料,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石英玻璃光纤是后世最常见的光纤,在通信、测量仪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应用广泛。

    塑料光纤光纤具有比玻璃光纤更低的折射率和安全性能,且生产成本更低,但材料容易被污染,且使用寿命和传输距离都较短。

    李暮更中意的是硅基光纤,这种材料采用硅及其衍生材料制作,光学性能稳定,传输损耗小、寿命还长,在高速通信、计算机数据中心、生物医学、激光测量等领域的表现极为出色。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技术更难,成本更高。

    但这在坐在会议室内,一群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研究人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李暮先简单地介绍了三种光纤,然后纤细地分析了他们的优劣,再又经过大家一致同意后,将重点放在了硅基光纤上。

    他继续道:

    “硅基光纤的制作,其实和半导体制造技术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它是将光的产生、调制和检测等光学功能集成到硅中。”

    “那么我们要怎么实现这一项技术呢?硅波导、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是重中之重。”

    “硅波导在芯片内限制和引导光,调制器控制光的强度和相位以进行数据编码,而光电探测器则将光转换回电信号,从而完成通信电路。”

    ……

    硅基光纤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硅基光子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后来发展的弃光器、调制器、光开关、探测器等有源器件,才被逐渐应用开来。

    总的来说,它是一个技术积累后的成果,难度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听完李暮和报菜名一样念出一大堆需要突破的技术和研究的器件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眼中出现畏难之色。

    开完会后,众人立刻动身,投入到研究当中。

    ……

    时间一晃而过。

    四天后,到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将颁奖大会举行的日子。

    提前一天,吴有望便给李暮以及王绶觉、黄新华等人都批了假,让他们好好准备参加今天的盛会。

    人们大会堂前,十步一岗,五步一哨。

    除了受邀的宾客以及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没有任何能过轻易地靠近此处,哪怕是路过多看两眼都会引起警卫的注意,安保工作可谓严格到了极致。

    由不得他们不保持高度警惕。

    今天到场的人几乎囊括了夏国最顶尖的那一小撮科学家,但凡出现一点的问题,都会让国家的发展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

    李暮坐着车,和吴有望、王绶觉还有黄新华等人一起过来。

    刚刚下车,便听到身后有人和他打招呼:“李顾问,好久不见了啊,最近又忙着搞什么大研究呢。”

    回头一看,是农研所的魏全功,还有前不久才见过的米胜华、袁培业等人。

    “魏所长,您这话说的可不对,研究哪有大小,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李暮笑着答道。

    话音刚落,一旁看到李暮在这里,小跑两步过来的赵中耀道:“说得不错,研究不分大小,咱们都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的水泥工。”

    其他众人也不由纷纷出声赞同李暮的说法。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身边便聚集了一大批人谈天说笑,严佩林、叶朱培、申中益、张国英……还有一大批半导体、计算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看得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卫们一阵紧张,连忙上来询问情况,众人才一边继续聊着天,一边向人们大会堂里走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