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光是那些话,就让李暮忍不住有些汗颜了。 被人当做榜样学习什么,还是以开学习会讨论会这样的方式,莫名的让人有几分羞耻。 好在这份羞耻并没有持续太久。 关建民很快买好了东西回来,然后开着车离开。 他回头看去,身后远去的人群依旧聚在一起讨论,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是对民族崛起,国家复兴的浓浓期待。 …… 回到大杂院。 李暮让关建民把小汽车停在南锣鼓巷的巷口,然后提着东西下车步行。 到了这里,小汽车就不再是掩饰,反倒更容易引人注目。 好在直到大院门口,他都没有被人认出来。 但别人认不出,钟大爷绝对认得出。 正拿着一个魔方逗着几个孩子玩的他忽然看到远处走来两个人,抬起眼皮扫了一眼,浑身顿时僵住,险些惊呼出声:“小,小……” “早啊钟大爷,您吃了吗?”李暮笑着走上前,打了个招呼。 这一声把想要喊出声的钟大爷拉了回来,脸上闪过一丝无措,旋即强装镇定道:“吃了,吃了。” “对了,小,不对,现在该叫李教授了!” “叫什么教授呀我还不是教授呢,您还是叫我小李好了,听着顺耳,而且我现在也只是个顾问而已。”李暮微微笑了笑道。 他的职位其实一直都是顾问。 但不知道怎么搞得,报纸上和广播上写着写着就成了教授。 这倒不能怪他们不严谨,大概是所有人都觉得,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的人,理应是个教授。 钟大爷连忙摇头,局促道:“不是我也不能叫您小李了,您可是获得国家大奖的人,对国家有着大贡献!” 以前李暮虽然是大学生,但他还是能喊一声小李的,毕竟年纪摆在这儿。 但现在李暮成了闻名全国的大科学家,他再这么叫就不合适了。 “算了,我们先进去吧。”李暮无奈地笑了笑,眼睛的余光察觉到周围已经有人在朝这边张望,连忙推着钟大爷进去。 一进大院,周围的街坊邻居们看见许久不见的李暮,也炸开了锅,纷纷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李教授,等会儿我家煮鸡蛋,给你家拿几个啊。” “李教授,我家小子今年上初中了,您待会有空没有啊,有空的话来教导教导他两句,让他跟你学习。” “李教授,中午我家吃鱼,给您家送去点!” …… 从大门口到家不过十几步路,李暮硬生生走了十几分钟才走过去。 对于大家的热情,他也没有拒绝,这点东西,根本算不上什么人情。 再说大杂院里的人要真有事,也犯不着找他帮忙,找他小叔李军都足够了,他们找关系找到主任这个级别基本就能解决,找他实在没必要。 众人簇拥着李暮来到家门口。 李奶奶、李军和王娟红早早地等在门后,两个小妹妹一左一右被他们牵着身边,看着走过来的李暮,满脸的高兴。 “小暮,你给咱们老李家长脸了,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光宗耀祖啊!”李奶奶上前一把抓住大孙子的手,激动道。 李军同样难掩喜色,道:“是啊小暮,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你的名字了,我在厂里还天天带头办学习会,给工友们讲你刻苦学习地故事呢!” 李暮笑着握着李奶奶苍老的,满是褶皱的手,道:“这都是奶奶的功劳,没有奶奶的教导,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还有小叔和婶子你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不可能这样安心的学习。” “当然,还有各位街坊和邻里,感谢各位多年以来对我们老李家的照顾。” 他说的这些并不是场面话,而是满满的真情实意。 没有李奶奶,没有李军、王娟红,还有周围的街坊邻居,在他考上大学之前,他们家的日子恐怕会十分地艰难。 仅仅凭借以前李军和王娟红两人的工资,想要在养活李奶奶和李岚李瑜的情况下,再让李暮吃饱肚子学习,压力可想而知。 没有街坊邻里们的帮衬,他们家纵然能熬过来,也会非常的辛苦。 “嗨,说这些做什么,都是街坊,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后边的钟大爷脸上笑开了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