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言,郭默无奈一笑: “谁不想给国家创汇,但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事。” “算了,不说这些,你先进来。” “那边的问题已经送过来了,昨天有了点进展,但是不多。”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李暮带进办公室,然后熟练地泡好茶水,放在桌上。 被抢了活的关建民只能守在门外——助理嘛,看门也很正常。 李暮一页一页地看着郭默交给自己的问题报告,半导体照相机的物镜研究,本来便是要基于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精度地控制,从而做到迅速地填补技术差距,做出合格的物镜。 但自动化设备,难免要涉及到软件的应用,比如报告上提到的光学影像测量仪,就是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于一体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测量一起。 要搞出来,确实不太容易。 他看完后,沉吟了片刻,然后道: “问题的关键,其实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采集方面。” “但其实我们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那就是CCD图形处理器。” “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搞一个CCD摄像系统,由他来完成影像特征地采集。” “可是CCD图形传感器我们都还在研究……”郭默有些无奈道。 和半导体研究所一比,半导体集团的进度确实是惨不忍睹,那边的CMOS图像传感器都已经成功了一段时间了,这边他们才刚刚摸到门道。 “可以请黄教授过去帮帮忙,他现在应该有空。”李暮想了想,提了个建议,又道:“后续我也会写一份关于CCD摄像系统在光学影像测量仪上的应用计划让建民交过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郭默长松一口气道。 想了想,他又尝试地问道:“真的不能让半导体研究所和半导体集团一起联合研究吗?” “怎么,刚刚还说不急着一两天,现在领导您又变卦了?”李暮调侃道。 郭默连忙摇头,道:“当然不可能,我只是觉得,暂时让他们待在一起,说不定会更有益处。” “半导体集团这边也有不少出色的年轻人,如果能有你们所里的人带一带,肯定能更快地上手研究。” “是可以考虑找机会交流交流。”李暮略微思索片刻,没有直接拒绝。 独立又不是完全分开,互相交流完全可行。 更别说郭默说了,集团那边有不少出色的年轻人,要是能挖到所里…… “你可别打集团里年轻人的主意,就那么几个有能力的,要是全被你带走了,产品研制只会更慢。”似是看出了他的想法,郭默连忙提醒道。 闻言,李暮愤愤不平道:“您看像那样的人吗?” “不是像,就是。”郭默白了他一眼。 自己干了什么事情不清楚?挖走计算技术研究所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也就是严佩林脾气好,换个差点的,说不定都跑到门口骂娘了。 …… 没有和郭默闲聊太久,李暮很快离开,继续前往文教部。 今天是软件工程教材编撰组开会的日子,他需要过去看看进度,顺带看看编撰的内容有没有问题。 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无论是秃顶教授,还是闻教授,都是各自领域前沿的权威,让他们做研究出成果或许有难度,但写书一般不会出岔子。 …… 来到编撰组的门口,还没进去,李暮便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轻松的笑声。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他一边进去,一边笑着问道。 正和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闻教授等人说笑着的秃顶教授见到他过来,连忙上前,道:“李顾问,我们正要派人去通知您呢。” “在几位计算技术研究所教授的全力帮助下,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所有教材内容的编撰。” “接下来,就要由您来亲自检验成果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暮浑身一震。 “这么快?”他不敢置信道。 毕竟前一段时间,也才仅仅完成了一半多些而已,怎么才过了没几天,忽然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秃顶教授委婉道:“主要还是闻教授他们,天天陪着我们加班加点地熬,才能有这个进度。” 言下之意——黄坤吴希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快不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