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着何振华兴冲冲地离开,李暮也没有多留,很快便回到书房,继续资料的记忆工作。 在看完了D弹发射车的资料后,他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家电产品上。 冰箱、空调、洗衣机……这些家电的发明时间虽然很早,但凭借着半导体上的技术优势,夏国依旧能够抢占市场。 “但不能抢得太狠了,至少得给他们留口汤喝。”李暮心中暗道。 Z本市场可不是谁的东西好,谁就能赚钱,里面的门门道道太多了。 当然,他没兴趣去深究这个。 只是何振华搞的家电品牌要想彻底起来的话,肯定不能搞成“木秀于林”,需要一个暂时的盟友。 下一刻,他的脑海里便冒出一个名字:“泰骨集团?” 在大婴,泰骨的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遮阳的大树很合格,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对方愿不愿意由原来的贴牌销售,变为合作销售。 揉了揉眉心,花了一个小时写完一个简单的计划,李暮便打电话叫来关建民,让他送去外贸委员会给董华兴作意见参考。 哪怕何振华要搞品牌,需要一定的工厂作掩饰,但主要的货物,肯定还是要在大陆完成。 这是一条红线,哪怕赚再多的钱,也没有工厂重要,它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根基! …… 次日,李暮打着哈欠起床。 洗漱锻炼完后,便前往半导体研究,开始一天的研究工作。 来到超算网络组,刚刚进到实验室,就看到了杨天形、周溪令和苏东莊三人,已经在里面开始忙绿。 “来得挺早啊。”他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道:“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我不在的话就去找王所长也行。” 三人听到声音,同时砖转头,齐声问好:“李顾问早!” “不用那么紧张,继续工作吧,你们刚来,也不用太着急,先熟悉熟悉就好。”李暮微微一笑,嘱咐道。 杨天形道:“李顾问,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叫您失望。” “精气神不错,不过可不能光说不练,我可是很看好你们的。”李暮勉励了一句,让三人更加振奋。 …… 简短的交流过后,李暮很快继续进行研发工作。 网络组这边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他过来主要是想看看杨天形等人,看过之后便前往其他组。 处理器方面,将目标转为并行计算后,有着第一代超算的研究打底,进展变得顺利了许多。 照这个进度搞下去,即便第二代超算用不上,第三代超算也一定能够用上异构并行计算。 李暮和闻教授讨论了一下未来异构并行计算的发展方向,后者对异构并行计算取代同构并行还是有一定的疑虑。 这并不奇怪,毕竟现在他们的集成电路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触及到同构并行计算的算力上限。 异构并行计算能够提升计算效率、降低能耗和扩大计算规模。 但问题也很明显,编程浮渣、调度和优化困难,数据传输和同步也存在技术上的挑战。 说实话,闻教授觉得,即便再过十年,同构并行也未必会过时。 李暮笑道:“虽然现在看来,花费精力研究异构并行计算有点得不偿失,然而随着算力地不断进步,异构并行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现在开始研究,后来者便只需要在外面建立的大厦上添砖加瓦即可,不用在技术方面继续进行大的创新。” “没想到李顾问不仅天赋厉害,眼光竟然也看得这样长远!”闻教授听完,不由有些震撼道。 让后来者都在他们建立的框架上做研究,想想都令人激动不已。 …… 两人并未闲聊太久,李暮很快又前往存储系统研制组以及软件和算法优化组。 对于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不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 ——数据保持时间短、需要定期刷新、对噪声和电磁干扰敏感、高泄露功耗和断电后的数据恢复,这些难点不突破,即便勉强把动态随机存储器搞出来,也没办法应用到第二代超算上。 实验室内,面对组长白教授,以及一众专家教授们充满期望的眼神,李暮想了想,道: “数据保持的时间短,其实只要通过定期执行刷新操作,确保电容中的电荷保持在可检测的水平就能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