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是自动化流水线的各个设备——面团混合机、面条切割机、面条脱水器、面条干燥器…… 需要的机器写完,随后是通过自动化生产软件管理系统,将他们全部串联起来,再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组成柔性生产线模式。 …… 忙碌到下午,李暮吃完晚饭,便找到吴有望打算请一天的假。 主动请假的态度让后者一阵狐疑。 见状,李暮解释道:“是这样,我明天要去京工院一趟,之前过去的时候,答应我们院长去搞个讲座。”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给你多批两天假好了,不然你这假放了和没放有什么区别?”吴有望当即道。 李暮笑道:“也行,那就两天好了。” 左右所里的研究不忙,趁这个机会,他也正好休息休息,顺带回去抽空还能搞一搞毕业论文。 …… 次日,早。 李暮洗漱锻炼完,又收拾了一下,换上一件精神一点的衣服。 既然是讲座,学生们都是冲着他来的,肯定要穿得正式一点。 拿上公文包,李暮快步走下楼。 关建民早就开着车在楼下等着,看见他的样子,稀奇道:‘难得难得,平时一件衣服能见你穿一个星期,怎么今天想起来换衣服了。’ “平时都是熟人,随便点当然没什么,今天来的可都是学生,还拿我当榜样,当然不能邋邋遢遢的了。”李暮一边笑着一边走上车道。 关建民闻言不禁莞尔。 李暮说邋邋遢倒也不至于,只不过一件衣服能穿很久就是了。 这个年代的大家都这样,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李暮作为夏国的顶尖科学家,从还是学生开始,直至现在都一直这么穿,确实让人意外。 …… 一路闲聊。 开了半个躲小时,小汽车来到京工院附近。 还没到大门,李暮便看见了街边挂起的大字横幅和小彩旗。 门口周围更是沾满了人。 他的视力还算不错,一眼就看到了整个京工院的学校管理层,以及五道口技术学院、京大、科大的几位校长副校长。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个记者拿着相机翘首以盼。 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领导下来视察,惊得他险些喊关建民刹车调头。 “不是,我就来搞个讲座而已,至于搞证这么大的场面吗?”李暮扶额。 但这会儿想要后悔已经晚了。 校门口那边似乎是发现了他乘坐的车辆,一大群人呼呼啦啦地就迎了上来。 待关建民将车停稳,车的周围已经围了一大群人。 李暮走上车,看着潮涌似的人群,忍不住暗道自己刚刚还是低估了。 跟在学校领导和记者后面的,还有数不清的学生。 此时,无数的人在他的周会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高喊着他的名字: “欢迎李学长!” “热烈欢迎李学长返校!” “学长,感谢您返回母校做学术讲座!” …… 学生们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 李暮也一一笑着回应,过了许久,才在众人的簇拥下,和钱树言等人向校内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忍不住问钱树言,道:“院长,没必要搞这么大吧,那么多人,咱们的会议室也塞不下啊!” “这可不赖我,是大家听说你要来京工院开讲座,就自己来了,除了几位校长,我可一个都没邀请。”钱树言笑着道。 他本来确实没想搞这么大。 但没想到,李暮要来京工院开办讲座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大报社的主编和记者立刻就找上了门。 学生们就更别说了,三天两头都有外校的找过来,希望能够申请参加此次讲座。 以至于到了最后,有近三千人参加这场讲座。 是的,没错,就是三千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