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技术上的突破倒还好说,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却无法一蹴而就。 …… 洗完饭盒,交换给饭堂的大妈后。 李暮先找到吴希,将色彩编码器和彩色摄影机的想法和对方说了说。 听到是要准备普及彩色液晶电视,为夏国的人民谋福祉,后者当即道:“李顾问您放心交给我们吧,保证完成任务!” “也不用着急,慢慢研究就行,目前的关键还是要先把半导体照相机搞出来,如此一来才能推动摄影器材市场的发展。”李暮笑道。 说完,他又继续问了问一机部那边,彩色液晶电视的生产线建设情况。 吴希汇报道:“经过邝教授和雷教授的带领,已经初步完成了生产线的搭建,马上就要进入试运行阶段。” “不错嘛,挺快的了。”李暮夸奖道。 他本来估计要到月底才能完成,没想到吴希等人这么能干,才花了十几天的功夫就给搞定了。 …… 随后,和吴希分开,李暮又继续前往第二代超算的各个研制组查看进度情况。 整体上,倒是进展顺利。 网络组那边的各个设备问题,基本都已经搞得差不多了,剩下得只有检测和调试,争取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存储系统研制组在对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研究上,同样又很大的突破,距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 至于处理器研制组、软件和算法研制组,仍然在不停地进行着优化升级。 前者实在触碰目前硬件的极限,而后者在突破软件的极限。 “看来用不了多久,便能搭建出局域网了。”李暮走出最后一件实验室,忍不住对跟着身旁的王绶觉感慨道。 后者笑道:“不是我泼你的冷水,以目前的网络研究,想要搭建出覆盖范围足够广的局域网,恐怕难度不小,成本也高。” “先把咱们半导体研究所覆盖试试就行。”李暮想了想,道。 覆盖京都他是不敢想,但仅限于半导体研究所倒可以试试。 王绶觉正要接话,忽然,一道身影从远处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定睛一看,是一位软件设计组的老教授,姓张。 看见两人,他连忙道:“李顾问,王所长,CAM、CAT和CAE研发成功了!” “什么,一起成功了?”王绶觉欣喜地直接叫出声,不敢置信道。 张教授笑道:“对,都在今天,先后成功,我等着一起来跟你们汇报这个喜讯!” 谁先谁后不要紧,关键是一起成功。 闻言,李暮的脸上也不由露出喜色,当即道:“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说罢,他便当先朝着软件设计组所在的实验室而去。 …… 到了地方。 吴有望从另外的人口中得到了消息,也赶了过来。 看着在02型计算机上运行的三款软件,他的眼中露出振奋之色,道:“恭喜你们,完成研发!” 李暮和王绶觉也纷纷送上祝贺。 这三款软件能够研发成功,确实不容易。 就像是CAD研发组一样,自从第二代超算的项目启动后,CAM、CAT和CAE三个软件研发组也就剩下屋里这十二三个人。 可想而知,能够完成研究,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谢谢领导,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开口的是张教授,三个研发组里也是他的年纪最大,资历最老。 说完,他又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李暮。 只看到眼神,李暮便猜出了他的心思,连忙摆手道:“张教授,您可饶了我吧,这段时间我可没来过研发组几次。” “那也不代表李顾问您不是三款软件研发成功最大的功臣!”张教授斩钉截铁道。 实验室内的其他研究人员们也纷纷点头。 别说李暮只是一段时间没空过来,便是从始至终没来,功劳也是最大的。 没有他起头,谁都不可能想到竟然还能研发出那么多功能的软件。 吴有望插话道:“好了,不要推来推去的,研究成功,大家都有功劳。” “张教授,不如您来给我们讲解一下三款软件的功能吧。” “还是让李顾问来吧,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而且正好还能给我们说说以后该怎么应用。”张教授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