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夸了半天,楞是没说精度是多少-《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3)页

    但如何完成3+2轴数控铣床的夹具设计,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就有不小的困难。

    李暮想了想,道: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发复杂,以加工水泵叶轮为例:先确定定位方案,将加工过的叶轮底面放置在一个大的圆形定位盘上,以大平面定位,消除X、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然后使用一个定位销与叶轮上的孔相配合,消除X、Y的移动自由度。使用两块开槽的压板从两个方向卡住叶片,并将它们固定在定位盘上,消除Z方向的转动自由度。”

    “接着是夹紧方案,工件以中心孔及底面在定位销和定位盘的端面上定位,旋转螺母,通过杠杆使两块压板……”

    ……

    他在提供示例的同时。

    还直接指出夹具设计的问题核心——定位稳定性、夹紧机构刚性和切削的使用。

    这三点,是保证夹具设计科学合理的关键。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零件图样和毛坯选择适合加工的零件,考虑材料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和尺寸大小等等因素……”李暮最后还适当地向后延伸了一些。

    提出了要求,等于给了众人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便是最难得的东西。

    许多没有和李暮共事过的专家和教授们,此时心中都忍不住生出一股畅快感。

    他们竟然不知道。

    科研居然是如此轻松愉快之事

    沈教授“啪啪”地用力鼓起掌,道:“李顾问,果然还得是您啊,才用了这么短的时间,便解决了困扰我们的难题!”

    “是啊,您简直神了。”

    “要是您能够一直在就好了,我们的研究速度,肯定能大大地加快!”

    ……

    众人开始花式夸夸。

    他们此时才感觉李暮能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唯一一个一等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惊人。

    “打住打住,大家还是赶紧开始研究吧,我也不能久留,还要赶往下一个研制组,有问问题的话,你们再来找我。”李暮连忙伸手示意。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

    继续前往其他的研制组进行指导工作。

    ……

    编程组、主传动系统研制组和进给系统研制组的情况,还算比较顺利。

    李暮去了一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便将精力放在了辅助装置研制组。

    这边的研究,包括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系统和排屑、防护等,提供击穿的各种辅助功能。

    其中比较困难的,便是冷却系统。

    ……    几张桌子拼凑的小会议室内。

    辅助装置研制组的组长,五道口技术学院的教授彭教授,道:

    “要确保冷却系统24小时不停机连续工作,才能保证长时间工作机床加工精度的一致。”

    “还有电气及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机床的使用寿命,都需要一份更加完善的设计。”

    “虽然李顾问提出的方案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我们不能凡事都依赖李顾问解决……”

    ……

    坐在一张长凳上的李暮。

    喝着茶,耐心地听着身边的一众专家和教授上去发表意见。

    时不时还会拿着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坐下笔记。

    即便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但他并不会否认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

    待众人说完。

    他才慢慢地站起身,道:

    “大家刚刚的讨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其实想要搞出合适的冷却系统,无非要从这五个方面下手。”

    “首先,是冷却液泵的设计,刚刚徐教授的想法便与我不谋而合,我们可以采用多级泵设计,在泵体内包含多个叶轮……”

    ……

    李暮慢慢地将众人想法,和他手里的资料杂糅在一起后形成的研究方案,说了出来。

    有时候一些专家和教授的观点,仅仅是一笔带过,却恰好切中了研究的要点。

    被他大谈特谈,赞许连连。

    以至于众人心中都生出一分错觉:“咦,这是我说的?我什么时候竟然怎么厉害了?”

    解决完辅助装置研制组这边的问题后。

    李暮没有多待。

    留下满脸不可思议,觉得自己好像“变强”了的众人。

    他继续前往其他的研制组。

    整个人如同陀螺一般,24小时高速转动。

    直到夜幕降临。

    才在唐燕捷的提醒下,回到机床厂的宿舍休息。

    有了万教授等人的前车之鉴,此时的一众专家和教授们,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到了时间,便会乖乖回到宿舍。

    顶多讨论一会儿,就会沉沉睡去。

    而除了研究之外。

    他们讨论的话题,更多的集中在李暮身上。

    从“身娇体弱”,渐渐变为“他的科研能力到底有多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