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不问李暮的意见,直接问众人道:“请李顾问上去给大家表演,大家说怎么样啊?” “好!”回答他的,是所有人毫无疑问地肯定。 李暮甚至都不是自己上去的,挤着挤着,便被推到了台上。 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 他也没有扫兴。 摆开架势,打了一套虎虎生威的拳法,赢得众人的喝彩。 就是最后一跺脚,没收住力气,把整个台子踩了个大窟窿,整个人都掉了下去。 受伤倒是没受伤,只是惊得唐燕捷等人一阵手忙脚乱。 …… 次日,早。 刚刚天亮,全国各地的各大报纸、电台和广播,便开始宣传3+2轴数控铣床成功研制的消息。 人们日报: “昨日,在‘天工’及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3+2轴数控铣床。据悉,这并不是‘天工’的第一项研究成果,不久前使得我国钢铁产量获得巨大提升的顶吹氧气转炉……” 新民报: “3+2轴数控铣床,能够实现0.005mm精度的零件加工,它的成功研制,代表着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研究高精尖仪器设备的能力……” 广民日报: “从半导体,到计算机,再到数控机床,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地向上攀升,实现了对老大哥和M帝的超越,我们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天工’,在‘河图’等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下,夏国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 …… 报道一出,普天同庆。 工厂放假、学校停课,大街小巷挂满彩带和国旗。 人们走上大街小巷,欢呼着上级领导,以及“天工”之名,来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 3+2轴数控铣床的成功,影响甚至要远远超半导体和计算机。 作为工业母机。 它带来是对整个夏国工业体系全方位的整体升级! …… 小林是一个普通的轧钢厂工人。 他的师傅老张头是厂里的八级钳工,那手艺,整个厂里独一份儿,没人不说一声好。 进了厂后,他便跟着老张头学习钳工的手艺。 不过因为时间不长,所以至今还是个一级工。 听到国家报道3+2轴数控铣床研发成功,他连忙拿着报纸,去车间里找正悠闲地喝着老酒吃着花生米的老张。 “师傅师傅,我们国家研发出3+2轴数控铣床了,这位‘天工’同志,还有我们国家的科研团队,实在是太厉害了!”小林脸上满是兴奋。 老张头喝了口酒,好笑道:“你看懂了吗,就这么高兴?” “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呢,不过大家都这么说,而且连顶吹氧气转炉都是这位‘天工’同志研究出来,肯定很厉害!”小林挠挠头,满脸向往。 如果有一天,他也能为国家做出这样的贡献,然后登上报纸,就是死了也值了。 就在两人说时。 厂里的其他工人听到两人的谈话,也纷纷为上前: “那必须的,3+2轴数控铣床我们没见过,顶吹氧气转炉我们还没见过?” “炼钢的速度,杠杠的,2个小时能顶过去一天的钢铁产量。” “张师傅,您手艺是我们厂里最好的,您来跟说说,这个3+2轴数控铣床有多厉害,还能比您的手艺好不成?” …… 众人说着,将目光看向一旁的老张头。 闻言,老张头哈哈大笑道: “就这么给你们说罢,我车的零件,精度最好误差是在0.08mm,它能控制在0.005mm。” “而且还是稳定的0.005mm,做一百件,一千件,都不会出问题。” “有了这数控铣床,说不定以后我们这手艺,都要给淘汰喽!” 他的语气中满是感慨。 却没有一丝后悔。 自己这手艺,能够造出对国家的发展有用处的机器,哪怕只是献上一份力,他这一辈子都知足了。 而听完他讲述的众人,满是震惊和不可置信: “不可能,0.005mm这个精度,哪怕是M帝和老大哥他们也做不到吧!” “是啊,老张头您多少年的手艺,也才到0.08mm啊!” “你们别不信,报纸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呢,‘天工’带领专家团队,于昨日研发出3+2轴数控铣床!” …… 一群人围着报纸,仔仔细细地认着上面的字。 再三确认后,他们才总算相信,国家竟然真的做出了这么厉害的东西。 以前的什么半导体、计算机,虽然也高兴,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 但今天这个3+2轴数控机床,和他们息息相关。 小林张大着嘴巴,看向老张头,道:“师傅,要是真这样,那您这手艺,以后不是没用了?” 话音刚落,他便挨了师傅一脑袋瓜儿。 “谁说没用了?国家什么时候,都需要我们这些工人,学一门手艺,饿不死你。”老张头背着手,敲打着心思浮躁的徒弟。 手艺没用? 绝对不可能。 他后面还要继续跟着去生产3+2轴数控铣床的零件呢。 就是自己不稀得说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