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机电一体化-《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3)页

    王石存当即道:

    “李顾问,您放心,目前的研究整体上来说还算顺利。”

    “尤其是关于双基改性推进剂,在装药制造工艺的压注法、压伸法和浇注法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便能过成功研发出固体燃料。您先跟我们去吃饭,边吃我边和您说。”

    他说着,便和唐燕捷一左一右,将李暮架去饭堂。

    关建民和赵参军赶忙跟上。

    ……

    来到饭堂。

    饭菜是早就准备好的,加热一下便能直接吃。

    红烧肉、青椒炒蛋,还有白菜烩豆腐,有肉有素,相当之丰盛。

    李暮也没有耽搁,叫上关建民和赵参军,飞速吃完晚饭。

    然后看向一旁等候的唐燕捷和王石存,道:“好了,现在可以和我说说玄鸟-1直升机的研制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吧?”

    “还是瞒不过你啊。”王石存笑了笑,虽然这事他们也没想瞒,只不过是想让李暮先好好吃完饭而已。

    他继续道:

    “材料和加工精度的问题,在你搞出3+2轴数控铣床之后,基本得到了解决。”

    “但紧接着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上,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包括传动系统的四桨叶、双引擎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驾驶仪、导航系统和各种传感器;还有电气系统的发电机、电池和各种电气组件等……”

    说着说着,王石存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单一的一个部分,其实并不算难。

    但合成一个整体,搞一体化,便出了大大小小的许多问题。

    “这个问题交给我来解决,伱们可以先不用管。”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UH-60直升机采用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必须要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详细参数,才能够复刻出来。

    但他给出的资料,不可能详细到吧参数都标出来。

    毕竟现在连实物都没有,参数哪儿来的根本解释不清楚。

    所以只能由他来自己搞。

    王石存当即点头,直接道:“那好,这方面便拜托你了。”他们是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否则轻易也不会求助李暮。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李暮便一定搞不出来。

    只是这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放在以往,一两年,三四年,他们都不会觉得长。

    但现在体验过在李暮的指导下飞一般的研究速度后,再让他们回到过去,是不能了。

    自己解决归自己解决。

    李暮还是拉着王石存,和他说了说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事情:

    “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能够突破传统机电产品的单技术和单功能的局限性,将多种技术集成于一体。”

    “还能够简化结构,减少传动部件和机械磨损,受力变形等引起的误差。”

    “因此这项技术对于我们未来的很多产品研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好好地去重视和发展。”

    他虽然能够解决现在问题。

    但一次两次可以,多了却不行。

    只有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技术,才能让研究体系进行良性的循环。

    “你的意思是,找一批人专门去钻研这项技术?”王石存愣了愣,然后问道。

    在研究方案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只有简略地描述。

    因此他并不是非常清楚这项技术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现在听李暮这么一说,似乎这项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玄鸟-1直升机上。

    “是要培养一批人,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用在工业自动化上,还能够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未来时机合适,也可以在大学开设新的专业课程。”李暮微微颔首。

    原来他没考虑那么多,先把玄鸟-1直升机搞出来便行。

    毕竟M帝的UH-60直升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说是相当的先进,即便是后世的夏国,想要仿制都十分困难。

    当然,并不是一定做不出来。

    只是进行逆向工程,将之生产出来的成本,实在太高,甚至要超过重新研发一款直升机的成本。

    但机电一体化技术绝对是一个好技术,这点毋庸置疑。

    “那行,回头我挑几个年轻人给你,让他们跟着你学习怎么样?”王石存说完,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过你可不能把人拐跑了啊!”

    “你这都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我怎么可能把人拐跑呢?”李暮听完不由瞪大了眼睛。

    王石存刚想开口,一旁的唐燕捷忽然重重地“咳咳”了两声。

    他反应过来,刚到喉头的话又咽了回去,眼神飘忽道:“这个啊,我不记得了,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一耳朵。”

    “传闻而已,当不得真的。”李暮试图挽回自己在航空院这边的形象。

    他不用猜都能猜得出来,肯定是唐燕捷传的八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