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话音刚落。 何振华便立刻汇报道: “李顾问您放心,按照您的提醒,我们在国外的市场拓展进行得非常顺利。” “虽然彩色液晶电视的出现,让那些老牌电视机生产商非常不满。” “但在拉拢了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大树’后,便顺利地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他先简要地和李暮说了说夏国的产品,在国外的销售情况。 然后又重点介绍了一下香江成立的家用电器公司,以及在贺兰、瑞狮等国家成立的空壳科技公司地发展状况。 李暮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他对做生意没什么经验,但并不妨碍看出何振华,或者说他背后的何家,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待听完之后,他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半导体照相机,应该很快也会做出来,你可以去先注册一家摄影器材公司,做好准备。” “半导体照相机?”何振华愣了愣。 以他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知晓物镜生产设备得到突破的消息。 甚至连夏国在研究什么东西,也不会清楚。 李暮解释道: “对,半导体照相机,在成像质量上,远超过去的所有照相机,而且采用最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能将照片存储为电子数据。” “而且相机上实时显示所拍摄的影像,所见即所得。”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在镜头上比之那些世界上的摄影器材巨头,还有一定的差距。” 他并没有隐瞒半导体照相机的缺点。 因为这个缺点对于这款划时代的半导体照相机来说,根本微不足道。 “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实在是了不起的发明啊!”何振华念叨了两句李暮所说的话,不由惊叹道。 他对摄影器材行业颇有研究,不过并不是做生意积累的经验,只是学生时期的单纯爱好。 一款拥有如此多功能的半导体照相机,绝对能够受到所有摄影者的喜爱。 “只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会和国内的半导体电视机一样便宜吗?”何振华期待地问道。 如果半导体照相机真的能够达到夏国国内现在销售的半导体电视机的价格。 那么对于世界市场上的所有摄影器材巨头来说,只有一个结果——天塌了。 即便是他们主动限制销量都没用。有了更加价廉物美的商品做对比。 全球的摄影器材价格,都可能迎来一次大跳水。 看着激动不已的何振华,李暮笑道:“当然不可能便宜,即便是最低的价格,也不会低于300M刀。” 60年代,国内一台照相机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当然,质量也就那样。 国外的质量更好,价格也更贵,至少都是500打底,好一点的上1000更是家常便饭。 300M刀的价格,可谓是相当亲民了。 他们也就赚个3成左右的利润而已。 “我觉得您可以再提一提,其实400M刀更合适,然后中端的1000M刀,高端的5000M刀,典藏的10wM刀。”何振华眼睛放光道。 别问为什么越到后面越离谱。 有钱人根本不缺钱,缺的就是这个价格带来的优越感。 要是卖便宜了,他们可能还不乐意——那帮穷鬼什么档次,和我用一样的相机? 李暮心中感慨,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狠了,没想到何振华更贪。 果然,有良心能够赚钱,但没良心能够赚得更多。 想归想,他最终还是点头道:“按照你说得来,后续的生产和销售计划,我也不会插手。” “您不再给出出主意?”何振华有些迟疑。 他也有点习惯了每次销售什么新产品前,先听听李暮的建议。 李暮摇了摇头,道: “情况和销售彩色液晶电视的时候差不多,我相信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赚钱的同时,保持低调就行。” “虽然我们在技术上有着优势,但也不要想着一家独大,在香江你可以这么做,但在国外,太冒头了容易挨打。” 他将之前在销售彩色液晶电视时说过的话,再跟何振华说了一遍。 “您说得对,我一定谨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何振华连忙点头道。 见状,李暮也没有和他在继续多说什么 转而扭头询问起董华兴对东南边和老大哥那边的出口情况。 “老大哥还是老样子,限制我们的出口,种类和数量都作严格的要求,进口也只能进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倒是东南边买了不少东西回去……”董华兴向李暮介绍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