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这些内容也足以让后者几人直呼受益匪浅。 本来所有人都想挑灯夜战,以最快的速度敲定直-5直升机的优化设计项目计划。 但最后还是被唐燕捷黑着脸拦了下来,全部被轰去睡觉。 …… 来到航空院的宿舍。 这次李暮倒不用和王石存挤了。 他待了两次过后,唐燕捷便为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房间。 快速地洗漱完后。 做到书桌前,李暮开始整理研究的计划。 玄鸟-1发动机成功之后,直升机出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机电一体化的难度虽大,但也并非不能解决,只不过产量肯定不高罢了。 “直-5的优化设计项目,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接下来的主要精力,或许可以放在风洞那边。”李暮心中暗暗思考着。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于洪如搞得已经很不错了。 他可以去帮忙搞一两样没有的技术,加快这个进度,但没必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上面。 毕竟没有他,历史上JF-8激波风洞,也在68年被研制出来。 如今有了超算和计算机,这个时间应该能缩短2到3年。 “对了,还可以搞高空台!”李暮看着眼前的直-5发动机优化设计方案,忽然一拍脑袋,想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技术。 高空台,也称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 它能够在地面上模拟飞机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各种飞行状态,对发动机及部件进行试验。 在国防工业中,它的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而且这项技术,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急需人去突破。”李暮越想越觉得可行。 高空台发明于58年,算是一项相当先进的技术。 夏国曾经也打算开展高空台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 然而刚刚起步不久,老大哥便撤走了援助,研制也陷入了困难。 直到95年的时候,夏国的第一座高空台才全面建设完成。 “不过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高、设备种类多、投资消耗大,技术指标也极为苛刻,这时候搞,也不知道合不合适。”李暮又有些迟疑。 高空台好归好,但投入也是真的大。 即便他手里有资料,没个一两年的时间,能不能搞出来都不好说。 而且这玩意整一个烧钱怪兽,一旦开动起来,功率极大,还极其耗电耗水。 打个比方,一个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夏季,高温空调全开或者冬季最冷世界暖气全开时的用电功率消耗相当。 而一个500万人口城市的当天总用水量,和它的耗水量相当,且消耗的还是必须经过高度净化的纯净水。 当然,这是后世的数据,现在的消耗未必有这么高。 但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 并且,夏国是真穷啊! “算了,我给计划,让上面决定吧。”李暮放下纠结,决定将问题交给上面判断。 以他的眼光看,未来几十年,夏国虽和邻国有着大大小小的摩擦,但总体上还算和平。 投入大量在人力物力财力将高空台搞出来,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没有再继续纠结,李暮很快开始抄起资料。 …… 接下来三天。 在不停地会议当中,基本解决了直-5的设计优化问题。 而且不止是发动机、 旋翼,尾桨,起落架……可以说将整个直-5都优化了一遍。 当然,很多部分,并不能马上实装。 毕竟哪怕技术突破,想要工业化生产,也存在难度。 在看到没有太大的问题之后。 李暮也没有久留,很快离开了航空院。 …… 返回京都城区的车上。 陈佳训坐在车内,稍显拘谨。 这几天李暮忙着研究的事情,倒是没有太多的空闲和他见面。 但后者十分有耐心,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 甚至现在见了面,都没有着急开口,而是用一副眼巴巴的表情看着他。 这个招数,对付一些老专家和老教授,不一定好用。 但是对付李暮,就十分好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