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董兴华滔滔不绝地和李暮说着,神色中满是自豪。 这份成绩,放眼整个夏国的出口历史,都极为突出,足以载入史册。 只不过李暮不问,他也不好意思去说。 毕竟能有这份功劳,全都仰赖李暮的帮助。 “原来如此,那么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应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了吧?”李暮继续问道。 董华兴道: “那是肯定的,不提外汇收入,半导体产业的经济效益,少说也有二三十亿的规模了。” “你要知道,我们国家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才只有600多亿。” “而且带动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他作为上层的领导,对这些国计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李暮听完微微松了一口气。 见状,董华兴才反应过来,奇怪道:“你放心什么?” 李暮想了想,也没有隐瞒,说了自己打算研究高空台的事情。 董华兴听完后,气得只怕大腿,道: “你糊涂啊,短了谁,还能短了你?” “高空台这么重要的技术,咱们就是勒紧裤腰带,也得把他搞出来。” “你别说了,赶紧去研究,钱的问题不用你考虑。” 钱再重要,也没有核心科技重要。 哪怕他不懂技术,也十分明白这一点。 “好,我明白了。”李暮也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打算。 长期来看,研发出高空台,确实比经济地发展和民生地改善更重要。 但他还是想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 坐车回家的路上。 李暮闭目沉思,想道:“或许可以再考虑做一些产品去出口。” 虽说董华兴说没问题。 但高空台那么大的投入,只怕也会将国家增加的剩余资金抽空。 国家的研究项目这么多,全给了他,别人怎么办。 即便上面同意,他也觉得不合适。 “要不搞搞电影工业?”李暮忽然想道。 后世电影绝对是一个相当吸金的行业。 外国的经典IP,每一个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而且现在我们在计算机方面有着极高的领先优势,完全制作出数字合成特效。”李暮越想越觉得可行。 使用计算机合成特效,是M帝在72年在《星球之战》中才使用到的技术。 现在搞出来,绝对是降维打击。 而且不仅仅是特效,还有电影产业的配套设备,都可以研制出一整套来。 提前将夏国的电影工业建立起来,绝对能够为夏国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且还能顺带打击一下M帝的电影产业发展。”李暮心中暗乐。 如果顺利的话,等到夏国和M帝关系缓和的那一天。 两者外贸正常化后,夏国的电影输出,完全能够将M帝的电影行业轻松击碎。 那么以后恐怕便没有M帝大片,只有夏国大片了。 …… 回到家中后。 李暮便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份关于夏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意见书。 当然,不能这么直接递上去。 还是得先把电影设备的问题解决才行。 摄像机、镜头、配音设备和特效设备,都要搞。 好在之前研制半导体照相机的时候,在镜头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以此为基础,摄像机和镜头不难解决。 毕竟难得是配音设备和特效设备。 二者都需要开发出专门的软件才能够实现。 …… 次日,早。 李暮伸了个懒腰。 洗漱锻炼完。 回到书房。 看了一个多小时风洞方面的资料后,他瞅了一眼时间。 不知不觉竟然差不多快到8点半了。 连忙收拾了一下,走下楼去。 楼下的门口,关建民已经开着车,带着赵参军等候多时。 不过今天开的并不是那辆CA72,而是之前那辆尚海牌。 “走走,可不能迟到。”李暮打开车门,坐上车后,催促道。 今天是约定好的去京工院为软件工程教育试点的学生们授课的日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