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暮微微点了点头,上前几步,果然听到了里面传出的声音。 他也不着急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听着里面的讨论,打算先看看众人的研究情况如何,也省得一会儿慢慢去问。 听了片刻,他基本了解了众人遇到的问题。 旋即,李暮“咳咳~”地轻轻咳嗽了两声,走进厂房。 只不过大概是因为讨论得过于认真,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到来。 见状,张琰刚想开口提醒,便被李暮伸手拦下。 60年代夏国的汽轮机技术,和国外对比有着显著的技术差距。 从老大哥引进的机器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后,虽然慢慢地搞出了10万Kw汽轮机组和20万Kw汽轮机组。 但在设计、材料、工艺、总装、调试及试验等多个部分,都存在不小的问题。 就拿材料精度来说,从捷科拿到的图纸要求的叶根公差要求是0.9丝,而夏国最好的铣床加工精度只到2丝。 如果没有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现在都还只能靠人工才能实现0.9丝的叶根公差。 不过仅解决精度的问题还不够,还有材料方面的问题。 此时,厂房中,众人在讨论的,正是关于适合F级燃机的高温合金的问题。 一位教授头疼道: “我们现在的高温合金材料水平有限,虽然有能够生产,但是良品率太低,而且恐怕也达不到李顾问的要求。” “低是低了些,但也不是不能用,不把F级燃机的问题解决,研究就进行不下去。”另一位专家道。 其他教授没有说话,不过脸上都是一片愁容。 就在这时,有一位教授忽然抬头,余光发现了站在门口的李暮,以及张琰等人。 他连忙道:“李顾问,您怎么来了?” 正在沉思的众专家教授闻言,纷纷回过头来。 看到李暮,先是露出惊喜的神色,继而忽然又变得有些尴尬。 方才他们争论了半天,有不少人对于F级燃机的问题,都采取了相当“保守”的意见——降低要求。 这当然无可厚非。 毕竟按照李暮给出的研究方案中的F级燃机资料,现在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唯一的办法,只有在材料上再次有新的突破。 但,这可能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一刻,看向了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的李暮。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走上前,对刚刚说话的教授道:“过来看看大家的工作情况,不过看来遇到了一点问题呐!” “是有不小的困难,李顾问,我们在汽轮机组的F级燃机的研制上,遇到了问题……”教授将简短地将方才众人讨论的问题总结了一下。 虽然李暮先前已经听了个大概,但仍旧耐心地听完,还示意众人可以进行补充。 一众专家和教授见有人带头,也没有继续扭捏,干脆地将问题说了出来。 待听完之后,李暮才继续道: “我基本清楚了,大家遇到的问题,基本集中在高温合金上。” “我国的高温合金以镍基高温合金为主,产量较低,且质量较差,没有办法满足F级燃机的研制需求。” “不过大家放心,这段时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并且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这次来便是为了拿出来跟你们一起讨论,看看是否具备可行性。” 在他说完之后。 本来还有些眉头紧锁的专家和教授们,眼神立刻亮了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