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和陈云波的交流一直持续到11点半左右。 李暮详细地为其解答了在纳米陶瓷纤维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不过都是点到即止,没有说得太明白。 但饶是如此,依旧让后者感觉收获满满,千恩万谢后才告辞离去。 待两个人走后。 李暮一看时间也不早了,赶紧坐着车子往农学院赶。 等到了地方,正好赶上午饭。 他也不着急去实验室,而是先来到饭堂,准备吃完饭再去忙。 就在他打好饭菜坐在位置上和关建民赵参军两个人吃起来的时候。 三名学生,忽然在小跑上前,道:“李,李顾问,您好!” 从其紧张的语气不难听出,他们此刻可谓是相当紧张。 “几位同学好啊,你们有什么事吗?”李暮停下筷子,抬起头,看了看过来打招呼的学生们,笑着问道。 闻言,一名女学生立刻磕磕绊绊道: “李顾问,我,我是农学院大一的学生代表,我个人,还有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十分敬佩您在农药领域和化肥领域的贡献。” “也一直想要向您学习在两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经验。” “所以,能不能请您在农学院也开办讲座,给我们讲讲课呢?” 她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忐忑。 不过看着李暮温和的目光,说到后面,不知不觉便已经忘记了紧张。 “讲课啊……”李暮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道:“可以是可以,不过只怕同学们听完了之后,觉得我名不副实啊。” “怎么会,您做出的氯氰菊酯和磷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多么重大的贡献,到时候无论您说什么,我们都能受益匪浅!”女学生立刻反驳道。 在她说完之后,跟着她过来的两名学生也不由连连点头。 见状,李暮笑道: “你们这个想法可要不得,我说的就一定正确吗?”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怀疑精神,敢于质疑一切的权威。” “就像是M帝和老大哥说我们夏国人搞不出来高精尖科技,难道我们便真的搞不出来?” 他这一番话,颇为语重心长。 “那肯定不可能,我们夏国人不仅不比他们差,还要比他们强!”女学生掷地有声道。 从60年以来,夏国的国家科技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渐渐攀升向一个高潮。 各种科技成果不断地涌现,让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都大大加强。 在学生群体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现在这样——居然都开始看不起M帝和老大哥了。 “说得不错,不过不能光说不做。”李暮笑着点了点头,对其反应相当高兴。 女学生斩钉截铁道:“李顾问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国家,辜负人民,还有不辜负您的期望!” “我们也一样!”她身后的两个学生立刻跟着道。 李暮含笑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他又和其闲聊了几句,关心了一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才让三人离去。 …… 吃完饭后。 李暮便来到化肥实验室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