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来如此,您说得没错,如今国家的发展重于一切,像您这样的大科学家,确实要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江主编点点头。 他也觉得李暮做得没错。 教授学生,这件事情谁都可以做,只不过效果有好有坏而已。 但让一个每一项研究都对国家重要无比的科学家花费精力在上面,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闻言,李暮笑道: “您这话说得不全对,真这么说的话,我就不该出来讲课了。” “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也是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我目前也确实想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多讲讲课,给国家多培养些有用的人才。” 他的这番话,让一边的刘全工的眼神亮了亮。 不过他没有着急开口询问,而是准备后面私下再问问李暮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话等于是在说想要在大学任教了。 要是他们农学院能抢占到这个先机,那先前蒋南乡等拿着李暮在他们学校荣誉教授的人,看他们还怎么得意。 …… 这边,江主编对李暮的回答也很钦佩。 夏国有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又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科学家,无疑是最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继续问道: “对了,说说您刚刚进来农学院时发生事吧,我看到您好像并不是很开心他们的到来?” “那么多学生来欢迎您,换做其他的专家和教授,应该高兴还来不及吧。” “即便想要教育他们,也不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说完之后,江主编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暮。 对方名气大,成就高,已经处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位置。 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年轻人。 面对学生们自发前来的欢迎,纵然觉得事情做得不对,心里应该也是感到高兴的。 可他刚刚从学生里拿到的那本记录着校门口处那场“讲话”的笔记本上看到,从始至终,李暮表现出的,都是不喜,甚至有些生气的意味。 “学生们来欢迎我,我当然很高兴。”李暮微微颔首,道:“但我觉得他们来见我所用的时间,更应该用在学习上。” “见我一次,十次,百次,对于他们的学习,能有很大的帮助吗?” “我觉得是没有的,不如看书一遍,十遍,百遍来得收获更多,也更大!” …… 在两人一问一答的之中。 采访很快结束。 不待吃完饭,江主编便起身打算告辞。 他重重地握着李暮的手,动情地说道:“李顾问,您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脊梁!”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放在李暮身上,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强大的脊梁。”李暮微微笑了笑,淡淡道。 他一个人能做的,还是很有限的。 夏国的崛起,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