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头,老大哥的特工们,也觉得不太对。 京都,某处不起眼的院落之中。 在一次次调查河图和天工的过程中,已经所剩无几的人员,聚集在此处。 他们在得到上面命令的一瞬间,便开始了对李暮的详细调查。 依靠雅科夫等人的帮助,这个过程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 甚至还相当的轻松——每一个说起李暮的人,都对其过往的经历如数家珍。 在收集完信息之后,经过情报方面的专家分析,李暮的成长轨迹,确实和夏国半导体,甚至是钢铁冶金等领域的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就是这个结果,却让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 一个年轻人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次的调查,是不是太简单了?” 屋内原本正在各自小心交流的人,纷纷停了下来。 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当然想得到。 以前那一次调查,不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换得一点线索。 但这次,实在是过于容易了一些,就像是…… “像是夏国安全委员会的人抛出的诱饵。”一个老人慢悠悠地说道。 这些特工都没有蠢材。 尤其是能在一次次的追查当中活下来的,更是个个都是人精,不会轻易地掉入陷阱。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为了让我们掉以轻心,所以夏国才将之大大方方地推出来呢?”另一个中年妇女道。 他的话让众人沉默了一会儿。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们便不得不佩服夏国上层的大胆了。 这么重要的科学家,竟然都敢放出来当诱饵。 但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问题。 没人敢轻易地下结论。 就在众人犹豫不定时。 一个一直坐在角落,相貌看着老实巴交的汉子开口打破了僵局,道: “无论结果如何,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上面等不了,我们也等不了。” “之前那么多次行动,已经给夏国的留了太多的线索。即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迟早会暴露。” “只要能确认李暮的身份,我们能功成身退不说,后半生还可以享尽荣华富贵。” 他的这番话说完后。 众人一直紧绷的脸上,才浮现出一抹笑容。 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是过够了。 如果能有机会回国,哪怕是拼上性命,他们都愿意。 而且即便任务失败,只要拿到足够价值的情报,他们也不一定会死。 …… 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 李暮从吴薛的专车上下来,不紧不慢地走进研究所的大门。 被间谍盯上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在提前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国家的力量足以防备任何危险的发生。 而且除了M帝,老大哥这边也不一定会想干掉他。 毕竟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不小的缓和,技术交流也正在进行。 夏国虽然有着崛起的势头,但短期内根本威胁不到老大哥的地位。 在其和M帝角逐之际,急需高精尖技术来进行争霸。 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没必要搞到鱼死网破的的地步。 至少现在,M帝才拿到01型计算机。 而他们,已经拥有1000w次每秒运算速度的02型计算机,拉出了足足十倍的差距。 “M帝倒是应该挺想我死的,不过他们在夏国的力量应该没那么多。”李暮脑海中飞快地分析了一遍。 ——这绝对不是因为担心,只是习惯性将事情过一遍。 “没问题了,继续好好研究吧。”李暮微微晃了晃脑袋,将刚刚所想的东西都抛出脑海。 正在这时。 从门口的警卫得到李暮和吴薛到了之后的付华生,带着所里的研究人员走了出来。 看到两人,后者连忙上前道:“欢迎领导,李顾问二位莅临指导工作,让我们研究所蓬荜生辉啊!!” 一边说着,他一边热情地和两人握手。 “就这么欢迎的,好歹搞个仪式,否则万一让李顾问觉得你不重视他怎么办。”吴薛看了看付华生从后面带出来的人,笑着揶揄道。 付华生道: “这不是知道李顾问不喜欢搞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所以都给去掉了嘛。” “不过您放心,其他方面我们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尤其是知道李顾问爱吃咱们三省的美食,我还特地找了位以前在酒楼里干过的老师傅。” 闻言,吴薛满意地点点头。 当然,其实这些事情他都清楚,只不过是借着付华生的口说出来而已。 “让付所长您费心了。”李暮听完后,笑着感谢了一句。 别人的一番好意,倒是没必要推却。 “没费什么功夫,再说这也是应该的。”付华生脸上满是高兴,连忙道:“这边请,我领您和领导先去所里参观参观。” 说着,他便带头朝着研究所里而去。 一边走,他一边跟着介绍所里的研究人员: “这位是徐顺寿教授,这位是吴达观教授,他们二位教授是风雷1号风洞的主要研究负责人,还有张教授……” 一共十名教授,年纪都在四五十岁上下。 李暮一一点头致意,顺带和脑海中的资料对照一番。 这种和历史人物见面的感觉,无论几次,他仍然觉得十分奇妙。 在他看着这些教授的同时。 这些教授们也在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异彩。 “太年轻了!”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冒出一个相同的念头。 即便在报纸上不是没有见过李暮的照片,也知道李暮的年纪。 然而真正地亲眼见到,他们仍旧忍不住感慨。 谁能想得到,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竟然做出了如此之多举世瞩目的成果! 待付华生介绍完后。 李暮才笑着开口道:“各位教授,往后的工作中,要拜托你们多多照顾了!” “不敢当不敢当,李顾问您言重了,是我们要请您多多指教才是。”徐顺寿和吴大观对视一眼,然后道。 他们心中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李暮这么谦虚。 …… 众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来到风雷1号风洞的设备所在厂房。 巨大的机器设备,占据了厂房的大半空间。 付华生继续为李暮介绍,道: “风雷1号风洞包括气源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于测量记录设备、洞体结构以及各种试验所需的测量和记录设备。” “它的研制,采用的是老大哥正在使用的AT-1风洞当设计图纸,是一座暂冲式半回流三声速风洞,试验段截面0.6X0.6米,风速覆盖0.5~3.5倍声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