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他们踏上科研这条道路,一直都在披荆斩棘,克服各种困难。 像现在这么顺利的情况,可以说完全没有遇到过。 “既然这么顺利,这段时间大家也辛苦了,要不我给大家放个假,放松一下如何?”付华生提议道。 连续7天高强度的研究工作,对于众人的脑力和体力,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再不休息,他真担心有人吃不消。 李暮点点头,笑道:“我觉得可以,是该放个假了。” 他倒是还能继续,不过也要考虑其他人的情况。 加上自己不点这个头,其他人恐怕不会答应,索性便也跟着休息一两天。 “那就这么决定了,给大家一天假,现在就去好好休息吧!”付华生道。 …… 随后,获得假期的众人,一个个地离去。 李暮也准备回宿舍继续背资料。 就在这时,付华生几步追了上来,道: “李顾问,有件事吴薛领导让我问问您的意思。三省钢铁冶金领域的专家和教授们,想办个学术沙龙,邀请您去参加。” “自从您提出复吹氧气转炉的设计后,很多人投身其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果您能参加的话,一定能对他们的研究大有裨益,说不定我国第一座复吹氧气转炉的建设,在沙龙过后,便会被提上日程。” 他说完之后 李暮微微有些意外,不过还是,道:“没问题,什么时间,我准备准备。” 他心中不由暗叹,三省不愧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 在钢铁冶金领域的研究,要领先其他地区太多太多。 复吹氧气转炉,在京都也有不少的教授研究,偶尔也会有人找他请教。 当然,一般他不会轻易会客,所以多是寄来书信。 他有时间会随便看上两眼,进展不能说没有。 但距离正式启动复吹氧气转炉的建设,还有不短的距离。 “好,好,那我这就去安排,等定下时间,便再来找您。”付华生高兴道。 说罢,他便急匆匆地离去。 …… 回到宿舍。 李暮躺在床上小憩片刻。 便起身准备继续背资料。 他的进度目前还算不错,3w页的资料已经看了3分之2,关键数据与节点记得也是七七八八。 “再花上一周的时间,应该能搞定,然后就可以开始整理,筹备歼-10的研究了。”李暮心中暗暗计划道。 造出歼-10,在他心中的优先级,甚至要大于目前所有的研究任务。 毕竟一旦拥有了第三代战机,夏国在空战当中的威慑力便会提升到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M帝和老大哥的战斗机,没个七八架,都别想有机会对他们造成威胁。 “不过也不能只盯着歼-10这一块。”李暮打开聊天页面,飞速地翻着WIFI列表,寻找着有用的信息。 蓉城在后世,可不仅仅只有歼-10、歼-20这些战斗机,还有很多高精尖科技。 只不过WIFI列表实在太多,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资料太多,也令人头疼啊!”李暮暗自皱眉,当资料数据多到一定程度,便是查找,都是件麻烦的事情。 他忽然想道:“要不搞个数据库?”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再也止不住。 现在覆盖京都的局域网已经在建设当中,一旦完成,在限定的范围内,所有人都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但仅仅是交流还不够。 网络的作用,除了让距离不再成为交流的阻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让人们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不过信息可不会凭空生出来,得组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数据库的建设才行。”李暮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计划。 首先,肯定是让半导体研究所那边进行研究,先设计研发出一个数据库来,然后在一次为样本,推行全国。 就目前来说,数据库不可能达到后世包罗万象的程度,硬件条件也不具备。 所以要做,便只能做专门的数据库。 比如专门适用钢铁冶金领域的,在上面将收集到的关于钢铁冶金相关信息全部放上去。 “咦,有个甲骨文的数据库,拿来练练手好像不错。”李暮一边写计划,一边仍旧翻着WIFI列表,忽然发现了一个专门做数据库的甲骨文公司的资料库。 不用想,直接开抄! …… 忙活到傍晚时分。 李暮差不多将关于甲骨文数据库的相关资料都整理的差不多,并且拟定了初步的研究计划。 起身伸了个懒腰,他找来关建民,让他将文件送回京都。 做完了这些,又去饭堂解决晚饭。 正在窗口打菜的功夫,脑海里忽然响起“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阿斯克: “啊,好累。李,今天和好多教授讨论问题,我都忙坏了。” “幸好中间有一天的时间用来休息,否则天天这么搞,还真让人有些受不了。” “难得休息,李,快告诉我蓉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我明天要好好地去玩一下放松放松!”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相当不错。 估计是这次生命科学国际学术交流会收获颇丰。 这种活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只要阿斯克肯费点心思,招揽一些人手到实验室并不算困难。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几天他随便“勾搭”了几次,便有几个年轻的学者表现出想要加入他的实验室的兴趣。 “只有一天的话,就在蓉城里逛一逛吧,武侯祠,宽窄巷子这些地方,可以去看一看,后面等时间多了,再去青城、九寨……”李暮慢慢地为阿斯克介绍。 蓉城可以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他也不担心阿斯克在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便会马上离开。 如果真发生这种小概率事件,那就编个自己已经在飞机上的理由,还能把人再框住留下几天。 …… 就在李暮和阿斯克闲聊的时候。 远在九全的火箭研究基地内,钱五师也开完了关于高空台建造的第三次会议。 会议根据李暮提供的高空台研究方案,正式成立研发项目团队。 原有的高空台研制项目人员,被直接并入新团队,参与到研究当中。 原先他们对此还颇有微词,毕竟研究了许久,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进展的。 一下子被全盘否定,甚至整个项目都被取消,肯定没办法轻易接受。 不过在看完李暮些的高空台研究方案后,便都不吱声了。 完善的研究方向,详细的理论分析,哪怕是最挑剔的专家和教授,看了十几遍,都没有找出半点错漏。 “希望能够尽快地造出高空台吧!”钱五师看向李暮所在的方向,心中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可惜。 要是李暮在这里,他们的研究速度,肯定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而且整个高空台项目团队,也需要一个主心骨。 目前这个任务是他在兼着,但他还有其他的研究,不可能一直干下去。 后续肯定还是要交由别人去做。 说实话,钱五师心里是有点担心的,毕竟哪怕他有时看李暮写的东西,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这对于研究来说,不算致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