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谈话结束后。 李暮回到宿舍。 坐在书桌前,他微微凝神,隔壁赵参军做俯卧撑训练、关建民看书翻页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身体素质地提升,从来不是简单地体力加强,而是全方位的强化。 虽说达不到手撕小日子的夸张程度,但比起常人还是比较夸张的。 “不过能不打,还是不打吧。”李暮心中暗道。 人都怕死,他也不例外。 如果能依靠敏锐的五感提前避开威胁,那么完全没必要动手。 “继续研究吧。”李暮很快恢复正常的研究状态。 今晚除了正常的歼-10资料记忆之外,还需要抓紧点功夫,把万吨挤压机的初步设计图搞出来。 有这个东西,才能骗过那些找上门的间谍。 …… 次日,早。 纵然已经试验结束,李暮依旧没有偷懒。 洗漱锻炼完后,继续开始研究。 待快到11点左右的时候,他又去找到王石存商量试飞的事情。 虽说他的人不被允许过去,但并不影响他为之出谋划策。 说了约莫半个小时,关建民忽然找了过来,道:“李树和周兰来了,还带着一个人来。” 听到这话,李暮精神一震,草草将和王石存的对话收了个尾后,便转身离开。 …… 研究所的会客室内。 李树和周兰正在其中的沙发上坐着,而坐在他们对面的中年男子,正是奉天重型机械厂的设计处长王正安。 三人也没想着能够立刻见到李暮,所以一边喝茶,一边在闲聊。 “这个李顾问,真的对万吨挤压机很有研究吗?”王正安喝了一口茶水,又一次向李树两人确认。 毕竟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一些。 在李暮之前,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万吨挤压机的半点研究资料。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出来。 虽说最近一段时间,上面最新指示,让他们全力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但该怎么做,要怎么研究,现在都没人能明白。 李树道:“王处长,您不相信我可以,但还能不相信李暮顾问吗?” “盲听盲信是要不得的,即便他给你们的思路很不错,但也不能证明他对研究万吨挤压机有多高的造诣。”王正安摇摇头道。 他知道李暮是闻名全国的科学家,心中对其成就,同样佩服不已。 只是科学研究,和名气的大小从来没有太多关系。 李树张了张嘴,正想继续反驳。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道声音,道:“说得没错,科学研究绝对不能盲听盲信,质疑权威才能超越权威!” 话音刚落,门外便走入一个相貌清秀,气质温和的年轻人。 看到对方,王正安一眼便认了出来,连忙站起身,自我介绍道:“李顾问您好,我是奉天重型机械厂的设计处长王正安。” “您好您好,不知道王处长来此,有何贵干啊?”李暮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然后明知故问道。 王正安搓了搓手,道:“我看了您给李树和周兰他们两个的问题,您是在研究万吨挤压机吗?” 刚刚在背后说人“坏话”便被听到,有些尴尬还是难免的。 “研究谈不上,只不过是一时起意,想要在这方面尝试尝试,看看能不能够有机会解决这个技术难关而已。”李暮道。 闻言,王正安不禁有些失望,道:“那这么说,您不打算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功夫了?” 虽说他觉得李暮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万吨挤压机有很深的研究,但只要其肯用心,还是很有希望解决这个难关的。 盛名在外,他对李暮的能力还是没有怀疑的。 “是不打算,毕竟重型机械不是我的强项,我只能够说尽力而为,为日后去搞万吨挤压机地技术突破的同志提供一些资料。”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王正安的眼中更加失望了些许。 见状,李暮微微一笑,继续道:“对了,王处长您对万吨挤压机这么感兴趣,难道是准备研究?” “和您说一说也无妨,京都最新下达了指示,准备召集全国的专家教授,组成攻坚团队,将万吨挤压机造出来!”王正安想了想道。 以李暮的级别,这种事情问谁都可以知道。 所以他也不需要顾忌保密的问题。 李暮道:“原来已经开始了吗,那您参与了吗?” “我最近刚忙完手头上的事,听了李树和周兰两人说起您,便赶紧过来拜访了。”王正安道。 国家要全力研发万吨挤压机,目前还处在准备阶段,没有开始。 李暮微微颔首,对此倒是并不意外。 在历史上,王正安是经过了层层地讨论和决议之后,才成为万吨挤压机的总设计师。 然后10天便拿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且一次获得通过。 虽说对于万吨挤压机的研究肯定不止10天,但是其科研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想到这里,李暮觉得闲聊得也差不多了。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绘制着万吨挤压机初步设计图的稿纸,道:“您既然能参与研制,肯定对万吨挤压机的认知很深,这是我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想请您指教一二。” “指教不敢当。”王正安连忙摆摆手,谦虚了一句,然后才接过稿纸。 本来他还以为又是像李树和周兰两人手里的问题差不多的东西,结果定睛一看——设计图! “这是万吨挤压机的设计图纸!”一旁的李树和周兰也跟着凑上前,看了一眼之后,立刻惊呼一声。 虽说看程度,只是初步的设计图,但却仍然惊人至极。 距离李暮遇到他们,决定帮助研究万吨挤压机,才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啊! 设计图就这么水灵灵地拿出来了? 王正安没有半点反应,只是痴痴地拿着设计图,看着上面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处数据,在心中勾勒万吨挤压机的形状。 过了半晌的功夫,他才从这种状态中,回过神来。 他第一时间站了起来,郑重地鞠了一躬,道: “李顾问,我要为自己刚才对您的轻慢向您道歉。” “您对万吨挤压机的研究,已经站在了我们国内的最前沿。” “如果有您的领导,我相信,一定能够将万吨挤压机造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