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自带“聚光灯”-《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3)页

    “正安,有了什么?”卢艳兵本来有些不悦,听到这话,立刻好奇地问道。

    王正安是他们厂里的老技术骨干,从进厂开始,便每天埋头于测绘、转化图纸和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52年的时候,工厂决定独立制造中心机械,便是其根据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图纸资料,试制出了5吨的蒸汽锤。

    在厂里的技术水平,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万吨挤压机!”王正安满眼放光地回答道。

    听到这个答案,卢艳兵不由得愣了愣,然后直接站了起来,道:“万吨挤压机,正安,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厂长,我哪能拿这种事和您开玩笑,是真的,我们已经具备了研制万吨挤压机的基础!”王正安斩钉截铁道。

    闻言,卢艳兵深吸了一口气,缓了好半晌儿才镇定下来。

    他连忙追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跟我说说。”

    “是李顾问,是他给了我万吨挤压机的初步设计图纸,我花了5个小时去检验推导,最终得出结论——完全可行!”王正安的语气中满是对李暮的敬佩。

    虽说当时觉得没问题,但他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进行了验证。

    而结果,也不出所料,和他当时的判断一致,设计图没问题。

    王正安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从李暮那里得来的设计图纸。

    看到稿纸上线条笔直而精准的设计图,卢艳兵的呼吸都不由粗重了许多。

    作为重型机械厂的厂长,他怎么不可能知道万吨挤压机的重要意义。

    想到这里,他没有任何迟疑,带着王正安,便匆匆地朝着郡政务机关大楼的位置赶去。

    ……

    林振的办公室内。

    在听完卢艳兵和王正安的叙述之后,林振高兴得狠狠地拍了两下桌子。

    即便手掌拍得通红,他的脸上也难掩笑意。

    看到这一幕,卢艳兵和王正安虽有些惊讶,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他们继续道:“领导,我们申请向上面汇报,召集专家团队,根据李暮顾问提供的图纸,全力进行万吨挤压机的研制!”

    两人急匆匆地过来,便是为了此事。

    毕竟像这种重型机械的研发项目,只有一个两个人,是肯定搞不成的。

    哪怕有着完整的图纸,他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将之研制出来。

    更何况现在还仅仅只是一张初步的设计图。

    “不用汇报。”林振抬起掌心发红的手掌摇了摇,高兴道:

    “上面最新下发了文件,决定要自立更生发展国防事业,研制九套大型成套设备。”

    “万吨挤压机,就是其中之一。”

    “并且这个艰巨的任务,将会由你们奉天重型机械厂来完成!”

    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这边才拿到了文件,两人便过来汇报。

    闻言,王正安道:“领导,您的意思是说,国家已经决定全力支持万吨挤压机的研究了?”

    林振含笑点头。

    “领导都亲口说了,这还能有假。”卢艳兵笑呵呵道。

    说实话,如果是之前,重型机械厂接到这个任务,他心里恐怕还会有点打鼓。

    毕竟关于万吨挤压机的研究,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国家支持,也很难有把握完成。

    可现在,有了初步设计图,还有鼎鼎大名的李暮李顾问协助,那搞出万吨挤压机,还不是手到擒来。

    林振此时的心情平复了起来,忽然想起两人刚刚的话,问道:“对了,你们方才说这个初步设计图,是李顾问拿出来的?”

    “没错,整张设计图纸都是由李顾问完成。”王正安点头道。

    听到这句话,林振脸上的笑容,更加浓烈了一些,继续道:“那李顾问会参与到万吨挤压机的研究当中吗?”

    万吨挤压机的研制有了希望固然令人惊喜。

    可也远比不上李暮在他们奉天又搞了一个研究项目令人开心

    玄鸟-1直升机的试飞、钢铁冶金数据库的筹备,还有现在的万吨挤压机,搞得研究越多,便越能把人留住。

    “这个,我倒是想邀请,可李顾问拒绝了。不过他答应有问题可以找他帮忙。”王正安道。

    闻言,林振满是遗憾道:

    “可惜没能邀请到李顾问,否则研究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不过他肯答应帮忙,也是件好事。”

    “你们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地把握住,知道吗?”

    他说完后。

    卢艳兵和王正安俱是点了点头。

    见状,林振又继续道:

    “好,那你们便赶紧回厂里准备,上面的指示下来以后,很快便会派出专家组赶过来。”

    “等他们一到,研究很快便会开始。”

    “有了这份设计图纸,我们已经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你们要好好地把握住这次机会。”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之中难掩兴奋。

    毕竟国家刚刚下发了任务,他们便有了研究设计图。

    这在进度上,可以说大大领先其他的八个研究项目组。

    说不定那边还在探索研究,这边便已经把万吨挤压机搞了出来。

    若真是如此,肯定能在上面好好地露一把脸。

    “保证完成任务!”卢艳兵和王正安对视一眼,当即齐声道。

    且不说这是上面下发的任务,便是为了不辜负李暮这份图纸,他们都势必要将万吨挤压机搞出来!

    ……

    奉天空气动力研究所。

    宿舍内。

    李暮俯首在案前,在继续记忆歼-10资料的同时,已经在慢慢地整理起资料。

    这样一边记忆一边整理,更有利于将内容牢固地记下来,并在脑海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倘若不这么做的话,想要将其吃透的时间,无疑会增加不少。

    就在他写得正认真的时候。

    脑海里忽然响起了“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打开聊天页面。

    阿斯克:

    “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终于结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