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操场上的李暮,在和最后一个来自一家工厂的技术工人春生交谈后,也终于结束了这漫长的一天。 众人知道他已经精疲力竭,也没有再继续打扰,很快便在靳舒的安排下,去到奉天工学院腾出的宿舍休息。 李暮坐回台上,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他过去一年说的话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今天说得多。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时候,一道身影忽然走到了他的身旁,道:“李顾问,其实您没有必要和每个人都说话的。” 李暮回过头,是吴薛。 他笑道:“领导,可是有很多人赶过来就是为了见我一面,我总不能端着架子不去见吧。” “但这么做,未免太浪费您的时间了。”吴薛道。 对于一位国宝级的科学家而言,最宝贵的东西,无疑是时间。 他相信,如果李暮能将这些时间放在研究上,能够拿出更有意义的东西。 李暮笑了笑,道: “领导,我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重工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顶层技术有了突破,便能够一飞冲天。” “他们的问题虽小,却是真正的基础,是能够推动我们国家整体工业水平向前攀升的基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道理放在工业发展上,同样适用。” 他从来都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 否则也不可能来搞什么学术交流会了,闷头在实验室里研究,不更能发挥作用? 听到他的解释,吴薛怔了怔,旋即恍然。 他苦笑道:“倒是我看得狭隘了,您不愧是大科学家啊,思想境界都远超常人!” “您过奖了,我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真要干实事,还是要靠您来指挥才行。”李暮摆摆手道。 话说得漂亮,他也仅仅只是漂亮而已。 要他去做的话,没有经验,只能抓瞎。 “我明白了,李顾问,您就放心吧,有什么需要您就尽管开口,我们整个三省一定全力满足!”吴薛坚声道。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完。 李暮便准备前往奉天工学院,继续进行学术交流会。 就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 忽然,一队军用卡车从研究所外开了进来。 不等车子停稳,打头那辆副驾驶的位置,便伸出了一个脑袋,兴奋地向李暮打招呼:“李顾问,我来了!” 听到声音,本来已经准备回头的李暮,定睛看去。 是杨天形。 见状,他挥手示意关建民和赵参军稍等片刻,自己则是站在原地。 待军用卡车停下后,杨天形立刻从车上窜了下来,快步走上前,道:“半导体研究所外派三省驻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小队队长杨天形,向您报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跟在后面的卡车上,又走下来几个年轻人。 顾娟、洪军、张坦,加上杨天形,一共四人。 “不错,原来我还猜所里会派谁来呢,没想到是你啊!”李暮笑着拍了拍杨天形的肩膀道。 后者满脸开心道: “那还用说,我一听到是李顾问您传来的消息,立马就跟所长说了,不用选,就让我来。” “周溪令、苏东莊和雷鸣他们三个还想和我争来着。” “可惜最后还是我技高一筹,拿下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就只能在那边研究您送回去的数据库了。” 说到最后,他的眼中露出一抹自得之色。 毕竟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还是相当难度的。 现在所里的研究基本都趋于稳定,没有什么新的研究出现。 虽说李暮送回来一个,但确实是甲骨文数据库,听着用处便不是很大。 这边就不一样了,钢铁冶金数据库,一听就是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东西。 “你先别急着骄傲,这回你的担子可不小,来了可要好好地担起来,等我走了之后,便要看你撑场子了。”李暮笑着勉励道。 当初刚进半导体研究所,满脸青涩的年轻人,如今也能开始独当一面了,他十分地欣慰。 不过杨天形听完有点啥样了。 他不敢置信道:“您,您说您后面要走?” 自己为什么抢着来三省,不就是因为李暮在这里吗。 如今他刚刚来,李暮便说要走,难免有些手足无措。 “不用担心,至少一个月内,应该是不会离开的。”李暮哭笑不得道。 刚刚才在心里夸了一句,没想到这么快就“露馅”了。 看来离独当一面,还是有些距离。 杨天形赶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您要回去我知道,可我以后都要留在这里吗?” 李暮要走,固然令他失落。 但他最紧张的还是这一点。 要是真的出了一趟差,便从此待在三省,那真是亏到姥姥家了。 “这个就要看你的工作情况了,如果能尽快帮助三省这边培养起软件工程的人才队伍,想调回去随时都可以调回去。”李暮道。 真要将杨天形留在这里,其实他也舍不得。 不过雏鹰总要展翅翱翔。 他继续道: “而且我也也建议你留在三省,在半导体研究所,你的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了。” “以你现在的功劳和能力,要是在这边留下来,踏踏实实地干上一两年,当个副所长未必不可能。” “等年纪一到,三省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的所长之位,也八成是你的。” 这番话很现实。 半导体研究所虽好,但升职的空间确实几近于无,到现在杨天形、周溪令等人都只不过是个口头上的组长而已。 想要升职,除非所里的研究人员退下来才有可能。 但即便有人退下来,也没几个位置。 不如转到地方,机会更多,职位也更高。 “不,我还是想待在半导体研究所,跟着您研究。到了地方虽然可以有职位上的发展,但却失去了继续提高研究水平的可能。我还年轻,还想跟您再干几年。”杨天形坚定道。 职位上的提升固然是很大的诱惑。 但对于他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即便现在让他当上所长,都远没有完成一个研究项目,得来的成就感更高。 他投身科研事业,为的是建设祖国,而非个人的功名利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