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就在他刚刚把锁换好的时候。 门口便传来“咔哒”的一声钥匙扭动声。 旋即,门便被从外面推开。 看到走进来的王娅,李暮转过身,笑道:“今天回来得这么早啊!” “我不提前回来,怎么把钥匙给你。”王娅看了他一样,然后从口袋里拿出钥匙,递了过去。 见状,李暮心中暗松一口气,暗道还好是让他开门。 不过就在他觉得侥幸逃过一劫的时候。 王娅忽然道:“不对,你挡在书房门口干什么呢?” “我没干什么啊?”李暮努力地控制着表情,没有露出半点心虚之色。 然而这可瞒不住和他朝夕相处的王娅,立刻绕开他,走到书房门口。 粗看之下没有什么不对,但仔细一看,门上的小锁明显不是原来的那一天。 她扭过头,道:“坦白从宽。” “这真不怪我,是那把锁的质量太差了……”李暮只好无奈地将事情解释了一遍。 最后生怕王娅还是不相信,索性拿起新买的锁,再次用力一扭。 只听“咔~”的一声,小锁应声而开。 李暮拿着锁道:“看看,没骗你吧。” ……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在李暮的“假期”结束的第二天早上,便接到了来自郭默的电话,告诉他稍后上面会派汽车来接他。 至于去什么地方,见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说。 他也没有多问,等车子来了之后,带着关建民和赵参军上车离开。 …… 车子在一路开到某处朱红色的建筑群,在拐了几个弯,历经数次检查之后,进入一处院子。 刚刚一下车,李暮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秦风和郭默两人。 此时晨曦方才初生,不知道他们已经等了多久。 他连忙迎上前去,笑道:“两位领导怎么在外面,不会是专门等我的吧,实在是让人受宠若惊啊!” “不等你还能等谁。”秦风笑了笑,然后道:“有许多人想要见见你,要不是我拦着着,昨天你就得过来了。” 本来上面给李暮的假期是两天,到昨天晚上说是结束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便有人提议可以尽快将他请过来,避免浪费时间。 毕竟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啊! “您应该早说的啊,我昨晚一直等您的电话呢。”李暮道。 秦风笑道: “无妨,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再说了,你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多多少少得搞个庆功宴才行。” “大晚上是肯定办不成的,索性放到今天一起。” 他说完后,伸手朝里面做了个请的手势。 “庆功宴,这个没有必要吧,现在应该也不是时候。”李暮怔了怔,然后道。 如果秦风提前告诉他这个消息,他说什么都得拦下来。 只给他一个人搞这个庆功宴,未免有点太特殊了。 玄鸟-1直升机的成功,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一旁的郭默无奈地道:“你啊,就是太谦虚了。”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等着了,你总不能这时候拒绝吧。再说这其实是次要的,谈事才是主要的。”秦风笑眯眯道。 他看表情也能猜出李暮大概的想法。 不过上面本来也不太好奖励李暮东西了,要是再连庆功宴都不给一个,那算怎么回事。 “好吧。”李暮也只好点点头,跟着秦风两人进去。 …… 进到小院后。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群身着绿色军装的老将领。 当然,之前见过的那一批青年将领,里面也有几个,不过数量不多。 秦风先是带着李暮一一上前打招呼。 这些老将领,虽然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出名,但无不是战功赫赫的人物。 “都是曾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啊!”李暮一边感慨一边和老将领们握手问好。 态度之恭敬,让其中一些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等了两天,要说没点意见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李暮一声声推崇备至的夸赞中,这点意见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好话他们听过许多。 但是由李暮这个大科学家说出来,无疑更加令人舒坦。 秦风最后为李暮介绍的,是一个中年将领: “这位是沈华清,国防第七研究院的院长。” “他对你可不是一般的推崇。” “本来这次的庆功宴没有他的名字,结果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消息,说什么都要来参加。” 他介绍完后。 面色坚毅的中年将领上前伸出手,紧跟着开口道: “久仰大名,李顾问!” “您帮助蓉城那边解决研究难题,我一直想找个机会拜访。” “奈何您的时间太过紧张,加上研究的事情,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国七院,又称夏国舰船研究院,专门从事舰船的研究、设计、开发,是夏国的军品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 刚刚秦风介绍的时候,李暮便反应过来。 不过他更惊讶的是沈华清的名字,这不就是那位踮起脚尖看航母的老人吗。 想到这里,李暮不由肃然起敬,连忙道:“您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尽自己所能,帮了个小忙而已。” “蓉城那边递消息过来的时候,说您十分谦虚,肯定会推让功劳,我还不相信,现在算是见识到了。”沈华清不由笑道。 听到这话,李暮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忙不迭地问道:“消息?难道是……” 他去蓉城,可只干了一件事情。 “没错,再过不久,快的话在今年年底,我国的第一艘原子能潜艇,便能下水了!”沈华清看了秦风一眼,在后者点头之后,才道。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原子能潜艇毕竟是绝密的军事研究项目,哪怕在场的所有人级别都高得吓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顶多知道国家在研究,研究得怎么样,就无从知晓了。 此时这个消息,无异于一声惊雷,将所有人都震得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哪怕是李暮自己,也有些意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