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不是,李顾问,我是来找您的。”于洪如笑道。 闻言,李暮不禁愣了愣,好奇道:“找我做什么?” “您先跟我过来。”于洪如张了张口,却没有着急说,而是拉着李暮先进到特楼。 两人坐上了车子后。 他先是看了看关建民和赵参军。 见状,李暮便知道他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于是先让关建民两人下车待一会儿。 待车里只剩下他和于洪如后。 后者才道:“李顾问,我们把JF-8激波风洞的设计出来了!” “真的造出来了?”李暮又惊又喜。 这个消息属实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要知道JF-8激波风洞,历史上可是到了69年才被造出来。 如今才62年底,足足提前了7年! 于洪如先是愣了愣,然后连忙解释道: “不,不是造出来了,是设计出来了。” “在郭淮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力学研究所激波管研究组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最终得出了一份完整的JF-8设计方案,并且得到了专家教授组的一致认可,确认可以建造。” 激波风洞的建造,并不是一个小工程。 即便是有着设计图纸,加班加点地造,至少也得一年的功夫,肯定不可能半年都没有就拿出来。 “那也很值得高兴了,恭喜您于教授,也请代我想郭淮教授表达祝贺。”李暮笑着道。 这才合理嘛。 要是真的只用了这么一点时间就把JF-8激波风洞搞出来,未免太过离谱。 于洪如道: “李顾问,这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没有当初从您这里受到的启发,我们也没有办法将JF-8激波风洞这么快设计出来。” “所有这次我过来,也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请您去看一看我们的设计方案。“ 他说完后,目光满是期待地看着李暮。 虽说设计图纸已经得到相当多的专家和教授点头认可。 但哪怕是郭淮、钱五师、钱山墙等学界的泰山北斗都觉得没问题了,他也始终认为李暮点头更让人放心。 “帮帮忙没问题,不过恐怕要稍等一段时间,我现在手头还有一些研究要忙。”李暮想了想,没有拒绝。 实话实说。 提前了7年,哪怕只是设计图纸,他心里也是有点不太放心的。 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一定全都是好事,也存在发生坏事的可能性。 JF-8激波风洞的建成,是夏国能否跻身空气动力学研究世界一流的标志,更是事关夏国D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重点信号的飞行器的研制。 于洪如见李暮答应,脸上露出喜色。 既是要等一等,他也没有丝毫地不满。 只是他不免有些好奇,道:“李顾问,我能问一问您忙的研究是和什么有关的吗?” “你听说最近咱们和阿三打了一仗的事了吧,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军事武器还不够强,所以想给升级换代一下。”李暮道。 他并没有说得太明白。 毕竟保密条例在那里,无论是谁都要遵守。 于洪如微微颔首,道: “可是阿三不是被我们的战士们打得很惨吗?” “听说我们只用了15天,就打到了他们的首都。” “这还是在得到了M帝和老大哥装备援助的情况下,如此看来,我军的实力还是可以跟M帝和老大哥较量较量的。”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 夏国的陆军确实厉害,堪称地表最强,哪怕是曾经北边战场上以M帝为主的多国联军也没打过。 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不动用大蘑菇。 小日子用两座城市为代价,向世界展示了大蘑菇无与伦比的威力。 在那样的武器面前,人类实在是过于渺小,不会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想到这里,于洪如忽然惊觉道:“难道您,您是去研究……” 最后的那三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即便车子的周围只有关建民和赵参军,他也不敢冒一丝一毫地风险。 “您想到哪里去了,要是去研究那个,我现在还能在京都嘛。”李暮哭笑不得道。 大蘑菇确实很重要,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将M帝和老大哥拉到谈判桌上而已。 在不面临国家灭绝的危机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方会轻易地启动那个按钮。 于洪如自知失言,连忙道: “李顾问,就在这里打住,剩下得我就不多问了。” “只希望您成功的那一天,能够和我说一声,让我也高兴高兴。” “咱们国家还是不够强大,以至于区区阿三都敢无端地挑衅我们,倘若有强大武器,必定能狠狠地震慑住这些宵小!” 他说完之后,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国弱民辱。 倘若他们有一发大蘑菇,阿三恐怕都不会敢跳得这么欢。 “不用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你加加油,争取早点把JF-8风洞搞出来,说不定还能帮我不少忙呢。”李暮笑着道。 歼-10研制到后面,肯定需要吹风洞的。 虽说他有着详细的研究指导,但这一步是怎么着都绕不过去的。 吹一吹,他放心,上面也放心。 于洪如听到这话,目光猛地亮起,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暮,嘴唇动了动。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将话问出来。 只是道:“李顾问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将风洞造出来!” …… 李暮和于洪如在车上聊了10分钟左右。 后者便下了车。 他目送着车子离开,满脸通红,神色中的兴奋怎么也按捺不住。 李暮话中的意思,分明是准备要研制一款战斗机。 而且他相信,倘若成功,绝对能给世界各国一个巨大的震撼。 “以前我还想追上李顾问,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于洪如瞧着车子在道路的尽头消失,这才收回目光。 只是他的眼中,却没有丝毫的沮丧。 看得见差距,才能追赶。 但他和李暮的差距,早就已经如同一道深不见底天堑,没有办法逾越。 …… 车研所。 实验楼的会议室内,杨英正带着新式坦克……不,现在应该叫做玄武-1主战重坦的研制团队了。 在接到命名的时候。 其实他们都有点懵,甚至还有点不服气。 一直叫做新式坦克,不是因为他们懒得取名字,而是将这个命名权留给了李暮。 除了李暮之外,所有人都认为没谁更有资格替新式坦克取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