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潜艇测试-《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3)页

    但可惜最后都没有机会。

    好在是其他郡也没有成功,才让他心里好受了许多。

    没曾想,这才过了一个月左右,竟然峰回路转,自己跑上门了。

    “姜领导,您竟然还来亲自迎接,实在是太客气了。”李暮笑着和对方握了握手。

    至于姜哲有没有其他的目的,他并不担心。

    毕竟滨城这里的工业基础虽说勉强可以,但其他方面就差远了。

    奉天那边的人才都没有多少。

    更别提这儿。

    想要搞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完全不具备基础。

    姜哲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李暮的热情,道:

    “这都是应该的,而且我一个人来都算寒碜了。”

    “要不是您这次的行程属于绝密,我估计其他郡和审里也都会来人。”

    “那场面,肯定要大得多,隆重得多。

    他一边说,一边眼中闪过一丝暗乐。

    要是让那帮人知道李暮来了他们滨城,还不得嫉妒死。

    “没有这个必要。”李暮摇了摇头,对此不置可否,然后道:“事不宜迟,姜领导,我现在就去造船厂那边吧。”

    他没有客套太久的打算。

    在车上看了将近一天的舰艇研究资料。

    现在他迫不及待地想去造船厂考察,了解一下现在的潜艇研究技术。

    “没问题,我这就带您过去。对了这位是波海造船厂的厂长丁修巡,以及黄伟旅黄教授。”姜哲见状,立刻道。

    随着他的介绍。

    从他身后的人群中,走出了两个人。

    厂长丁修巡的年龄在五十岁左右,一身蓝色中山装,脸庞方正,正气十足。

    而黄伟旅一副教授的打扮,带着方框眼睛,气质儒雅温和。

    “丁厂长您好,黄教授您好。”李暮走上前,和两人分别握了握手。

    在人群之中,他还看到了胡旭华。

    不过对方的位置有点过于靠后,让他一时没有办法上前打招呼。

    “李顾问您好,要不还是让我们给您先接风洗尘一番,再休息一晚,等明天去造船厂吧”丁修巡和黄伟旅握完手后,看了一眼姜哲,然后道。

    在李暮还没来之前。

    后者便和他们说过,让他们想办法将之多留在滨城一段时间。

    闻言,李暮道:

    “不用,这才多久的功夫,根本不累。”

    “而且我也有一点东西想和贵厂的研究人员们请教。”

    “如果可行的话,说不定还能对我们国家的潜艇事业发展,做出一点儿小小的贡献。”

    他说完以后。

    丁修巡和黄伟旅的眼睛俱是一亮。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将先前答应姜哲的话忘到了脑后,好奇地问道:

    “您难道对潜艇也有研究?”

    “研究谈不上,只不过是有一项材料技术,正好可以用在潜艇上而已。当然,只是理论上,还得经过试验验证才行。”李暮道。

    他没打算一上来就说他要研究弹道D弹。

    就算想搞,也得一步一步来。

    丁修巡和黄伟旅听完之后,目光更亮。

    他们看了一眼姜哲,眼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您要再不开口,那我们只好说抱歉了。”

    “既然李顾问您要忙研究的事情,那招待的事情便等您忙完了再说也不迟。”姜哲无奈道。

    没办法,两名队友率先倒戈,他总不可能强行将人拉去郡政务机关大楼。

    那就不是拉拢,而是开罪了。

    “感谢领导理解!”丁修巡和黄伟旅当即大喜,也顾不得场合,立刻拉着李暮讨论起来。

    5分钟后。

    一长串的车队,缓缓驶出挂满彩带的火车站。

    开道的是三辆军车,每辆上都有一个排的战士,俱是荷枪实弹,保持着最高的警惕。

    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

    他们便会迅速地从车上跳下,将跟在后面的车队保护起来。

    而车队的最后,同样是这样的三辆军车。

    除此之外,周围的5公里范围,也早早进行了戒严,将安保做到万无一失。

    ……

    车上。

    丁修巡和黄伟旅两人,“强行”霸占了原本打算和李暮共乘一车的姜哲的位置,将之挤到了副驾驶。

    旋即,两人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李暮,道:

    “李顾问,您快跟我们说说,您到底打算研究什么?”

    “其实就是一种吸收声呐声波的材料,我想着或许可以把它用在潜艇上。”李暮微微笑道。

    闻言,丁修巡和黄伟旅浑身一震。

    吸收声呐声波的材料,这并不稀奇。

    但是将之应用到潜艇上,哪怕是M帝和老大哥,都没有尝试过。

    黄伟旅犹豫了一下,道:

    “李顾问,您的意思难道是打算用吸收声呐声波的材料打造潜艇的艇身?”

    他在潜艇领域也研究了许多年。

    还主持过033型潜艇的设计和制造。

    不过用吸收声呐声波的材料打造潜艇外壳的方法,也是从来没有考虑过。

    毕竟潜艇不能只考虑“隐身”,还要考虑强度,以及下潜深度等等方面的问题。

    “不,不是艇身。”李暮解释道。

    听到这话,黄伟旅才长松了一口。

    如果是涂料的话,至少不用改变潜艇原先的材料结构。

    他想了想,道:

    “难道您说的是二战的时候,二德使用的‘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仿生材料?”

    “不完全是。我要说的是两个东西,一个叫做消声瓦,一个是涂料。”李暮微微颔首,解释道。

    “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仿生材料和消声瓦,虽说实际上是一种材料。

    但在材料的结构、性能乃至设计上,都有很大不同。

    消声瓦不仅能够吸收声能,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潜艇的噪声和振动,显著提高潜艇的隐蔽性。

    对比前者,领先得不是一点。

    “您可以跟我们说说更具体的东西吗?”黄伟旅眼睛猛地亮起,急忙问道。

    要知道,就连“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仿生材料,他们现在也做不出来。

    如果能有更强的,对于潜艇的提升,绝对肉眼可见的。

    一旁的丁修巡和姜哲不由投来目光。

    对于李暮的能力,他们肯定是不会怀疑的。

    所以考虑的都是怎么把这个研究项目留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