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石英玻璃纤维-《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页

    “谢谢您的认可,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张数顺开心道。

    能得到李暮夸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少在他的印象里。

    基本没见过别人有这个待遇。

    李暮见到张数顺因为自己一句话就高兴不已。

    也不禁微微哑然。

    他竟不知道自己的话有这么好的效果。

    “后面带脉冲武器团队的时候倒是可以多用用。”李暮心中想道。

    以前都是带着专家教授搞研究。

    他们本身的水平都不差,稍稍点拨就能明白。

    但这些年轻人,可说不好。

    以后的成就再高,那也是以后的事。

    而且他的干预,未必都是好事。

    为了让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们好好成长,变得比原来更加厉害。

    他需要好好花费一些心思才行。

    ……

    说完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问题。

    李暮想了想,继续道:

    “张教授,不知道您对自动装弹机有没有了解?”

    “当然,这是老大哥在坦克上普遍使用的东西,可惜我们的技术不足,一直没有突破。”张数顺下意识地答道。

    说完后,他忽然抬起头,眼神瞬间变得兴奋起来。

    以前是没有,但现在可不一定。

    李暮连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炮射D弹都能搞出来。

    区区自动装弹机,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暮微微颔首,道:

    “在玄武-1主战重坦上,我打算采用这项技术。”

    “自动装弹机能够大大提升坦克的作战效率和生产率,是坦克未来不可或缺的东西。”

    “当然,如果您现在觉得目前的研究时间不太够的话,我可以找别人……”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张数顺就急忙道:

    “够够够,我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大不了少睡一些时间!”

    只要能有研究项目。

    别说是现在时间还有余裕。

    便是没有,他都要生生挤出来去干。

    “那我还是去找别人吧,要是把您熬倒了可不值当。”李暮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闻言,张数顺脸色一苦。

    可他也知道,要是不答应,绝对会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他赶紧道:

    “行,我听您的。”

    见状,李暮满意地点点头。

    虽说自己就是那个带头喜欢熬夜的急先锋。

    但那是他身体好。

    王正安、林宿安和张数顺等人可不一样。

    ……

    在车研所待了一个上午。

    李暮基本处理完了这边的问题。

    顺带给玄武-1的自动装弹机研究开了个头。

    99式坦克的使用的,是转盘式自动装弹机。

    这种自动装弹机与96式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相同,都是从老大哥的设计中复制而来。

    最大的特点是待发弹舱位于炮塔吊篮下方,弹舱可相对吊篮旋转。

    优点是待发弹舱容量大,可以满足连续作战的要求。

    但缺点是会限制弹药尺寸,通常采用分装弹。

    以夏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倒是不难搞出来。

    毕竟他们的工业实力还是提升了许多的,足以解决原先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

    吃过午饭后。

    李暮接着前往材料研究所。

    车子刚刚在门口停下。

    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所长周任。

    见状,他不由打趣道:

    “周所长,您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居然提前知道我过来?”

    听到他的话。

    以及一旁耳朵忽然立起来的关建民和赵参军。

    周任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连忙道:

    “李顾问,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我哪里能提前知道您回来,就是您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清楚。”

    “我在这里是为了等国家建筑材料综合研究所的蔡旭明教授,就是上次和您说的那个。”

    以上面对李暮的重视程度。

    万一当了真,他恐怕免不了要被拉去询问。

    虽说他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这种麻烦,能没有当然还是没有的好。

    “玩笑而已,没有谁会当真的。”李暮笑道。

    说完,他看了看关建民和赵参军,示意两人不用紧张。

    就在他说话的功夫。

    道路的尽头,三辆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蹬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位中年教授。

    在他的身旁则是两张年轻的面孔。

    三人在门口停下车后。

    中年教授走上前,爽朗的笑道:

    “周所长,您怎么还亲自下来接我了。”

    “还有这位是……李顾问!”

    “我有这么重要吗,我怎么不知道?”

    他话说到一半。

    声音突然抬高了几个八度,惊讶不已地看着李暮。

    在材料研究领域,他确实有那么点成就。

    可和那些著名的专家教授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能被周任喊过来,他已经十分意外了。

    如今竟然连大名鼎鼎的李暮也来迎接,属实出乎预料。

    “我知道了,您是来接李顾问的吧!”中年教授恍然道。

    只有这个解释能说得通。

    闻言,周任哭笑不得道:

    “只是巧合而已,蔡旭明教授,您不用想那么多。”

    “咳,是这样啊……”蔡旭明点点头,倒是没觉得尴尬。

    毕竟是那种结果,都比李暮下来迎接他要合理得多。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

    李暮忽然伸出手,道:

    “蔡教授您好,没想到一回来就遇上了您。”

    “不过我记得我走的时候就和周所长说打算邀请您了。”

    “怎么现在您才过来,是出了什么意外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周任。

    后者还没说话。

    蔡旭明便道:

    “这事儿怪我,忙着研究,还和他们说了不要打扰我。”

    “要是知道是石英玻璃纤维这么重要的东西。”

    “别说是在研究了,就是天上下刀子,我都得过来。”

    他说着,还懊恼地锤了两下自己的胸口。

    那可是石英玻璃纤维啊!

    自从搞出石英玻璃之后,他在这上面的研究就陷入了停滞。

    再没有思路的话,他甚至都准备放弃了。

    李暮连忙拦住对方,笑道:

    “不至于不至于,也没晚多久。”

    “我只是觉得奇怪,所以才问一问。”

    “毕竟没有您,研究也不方便展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