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九个字的分量,在1980年的夏天,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他有预感! 这是比李向南建立个人私营医院更具有冲击力的一种独特方式!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茶杯,指节都有些发白。 “林伯父您别急,听我说完。” 李向南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有力。 “这个‘私人’,不是指找个个体户胡来。而是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核,筛选那些有真才实学、有管理能力、更有医德仁心的专业医疗人才或团队,赋予他们医院经营管理权。 国家保留资产所有权,设定明确的公益目标,比如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低价甚至免费基础医疗服务,同时允许承包方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服务、拓展特色项目获得合理收益。自负盈亏,压力与动力并存!” 李向南越说思路越清晰,后世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他脑海中飞快掠过,提炼出最核心的精华: “这样一来,国家甩掉了沉重的经营包袱,只负责监管和兜底基本公平;老百姓得了实惠,能享受到更灵活、更有效率的医疗服务;而那些有本事、肯钻研的医生、管理者,也有了施展拳脚、实现价值的舞台!这叫……‘三赢’!” 石桌旁一片寂静。 只有葡萄架上偶尔传来一两声夏虫的低鸣。 林建州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微张着嘴,眼睛死死地盯着李向南,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年轻人。 那份困扰他多日、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文件,此刻在他眼中似乎失去了分量。 李向南这番话,像一道撕裂厚重乌云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眼前那条似乎无解的迷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