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是因为蔡家的声望,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如今的朝堂之上,有超过一半的官员,都或多或少跟蔡家有关系。 也就是说, 如果今天叶璃对蔡家动手,很有可能第二天就被群臣架空。 虽然说科举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世家的实力,但对方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传承数百年,又岂是一个科举就能撼动的。 毕竟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里, 知识,往往掌握在上层权贵的手中。 即便开启了科举, 也没有平民百姓会选择这条路,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一个完全脱产的人去读书。 所以能选择这条路的,最起码也是寒门。 这也就意味着, 那些上层的世家权贵,只要培养自己的子女读书,日后一样能继承自己的权利。 只是这份权利,被科举分出一部分,给了寒门子弟而已。 然而现在,韩子安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了建立学校,试图让所有平民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 并且借用了现代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概念, 让有天赋的学子,都能继续读书。 至于说没天赋,那么在回家务农,或者选择其他路也可以。 问题是, 韩子安这样的行为, 几乎是将世家,彻底得罪死了。 虽然在寿春一役中,韩子安一举歼灭了世家的私军,并且毫不留情的将那些世家连根拔起。 但是, 整个楚国上下, 也并不是只有那几个世家。 而且除了朝堂之外,在各个郡县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地方豪强的身影, 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乡绅世豪, 虽然势力不及世家庞大, 但所触及的范围,遍布整个国家的各个角落。 变法能否落实下去,也需要看这些人配不配合。 可问题是, 就凭借士绅一体纳粮这一条政策,就算是将这个群体彻底的得罪死了。 看到韩子安的各种举措后,叶璃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冷嘲之意,“韩子安啊韩子安,朕该说你什么好。” “真以为齐国的变法都是你一人之功?现在更是妄想在楚国复刻?” “若是老老实实的照搬还原也就算了,竟然画蛇添足的加了这么多条例,更是妄图让士绅纳粮,如此愚蠢的行为,怕是也只有你才能做出来了。” 得罪全国的所有世家和乡绅世豪,叶璃似乎已经能想象到,韩子安在楚国举步维艰的处境了。 想到这里, 嘴角不由的勾起一抹笑容, 心情愉悦的叶璃,看了眼汇报的那人,开口问道:“除了变法的事宜外,还有什么跟韩子安有关的事情吗?” 被这样提问, 跪在叶璃面前的太监,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叶璃皱了皱眉:“说,不准对朕有任何隐瞒。” 太监支支吾吾道:“楚国那边倒是还有一个消息,据说......据说韩子安目前,日常起居都在皇宫内。” “楚国皇帝不但赐予对方一座宫殿,而且就像是恋人一般每天粘着韩子安,两人每天如胶似漆,而且.......而且据传有人听到,楚国皇帝在私下里称呼对方相公。” 第(3/3)页